董
娇
饶
诗
洛
阳
城
东
路
,
桃
李
生
路
旁
。
花
花
自
相
对
,
叶
叶
自
相
当
。
春
风
东
北
起
,
花
叶
正
低
昂
。
不
知
谁
家
子
,
提
笼
行
采
桑
。
纤
手
折
其
枝
,
花
落
何
飘
扬
。
请
谢
彼
姝
子
,
何
为
见
损
伤
。
高
秋
八
九
月
,
白
露
变
为
霜
。
终
年
会
飘
堕
,
安
得
久
馨
香
。
秋
时
自
零
落
,
春
月
复
芬
芳
。
何
如
盛
年
去
,
欢
爱
永
相
忘
。
吾
欲
竟
此
曲
,
此
曲
愁
人
肠
。
归
来
酌
美
酒
,
挟
瑟
上
高
堂
。
写景抒情
四季轮回
爱情闺怨
自然物候
洛阳风情
译文
洛阳城东的小路上,桃李盛开在两边的路旁。
桃花李花相对而开,稠密的叶子交相掩映。
春风自东北方向而来,花叶也随风飘扬。
不知谁家的女子来了,提着竹笼在采桑。
她用纤纤的手攀折桃李,弄得枝残叶败,花落缤纷。
请允许我问那位女子,为什么要损伤这些花呢?
她回答:“等到八九月的深秋季节,下霜了,花儿终会凋谢。”
这些可怜的花叶,整年有风刀霜剑相逼,怎能永远芳香?
它们秋时零落,来年春日再吐芬芳,始终不渝地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而美丽的女子还不如这花叶,盛年过去则色衰,被无情的男子相忘。
我想把这支曲子唱完,可这支曲子,实在让人心里难过。
干脆归来饮酌美酒,携带琴瑟登堂以解忧愁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采桑图景,通过对洛阳城东桃李花开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和人间欢爱难以长久的感慨。首先,"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傍。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这两句设定了整个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美丽的春日自然环境中。这里的桃李花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代表着生命力和青春。接着,"春风南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两句描绘了春风吹拂下的桃李与一个少女的采桑情景,少女的出现为诗中增添了一抹人文关怀。在"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这两句里,通过对少女采摘行为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被破坏的惋惜和不舍,同时也透露出对生命易逝的无奈。随后,"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两句则转向了秋天,诗人通过季节变化反映出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感叹。最后,"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何如盛年去,欢爱永相忘。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这几句诗,不仅总结了自然界的循环,也表达了对人生欢乐和悲凉的深刻感悟,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整首诗通过对春日采桑景象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对美好但短暂的人世间的无常与哀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青春和爱情无法长存的深切感慨。
宋子侯
1首
宋子侯,东汉人,生平事迹不详。生平事迹
猜您喜欢
郊居口号二首(其一)
明·郭谏臣
懒性优游鹿豕群,閒将杯酒对南薰。醉来高卧北窗下,松竹萧萧锁白云。
代赠二首(其一)
唐·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杂吟
宋·黄庭坚
城中蛾眉女,珂佩响珊珊。鹦鹉花间弄,琵琶月下弹。长歌三日绕,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贺新郎(其十五)为汪蛟门舍人病中纳姬和方虎
明末清初·龚鼎孳
璧月虾须卷。报香车、苧萝人到,羁愁齐遣。病起长卿微倦后,消得露华浓泫。叠绣袜、红绵含茧。鬓影钱塘云母辑,渡广陵、八月秋涛浅。菱镜黛,晓窗展。倚风生怕腰身显。护娇羞、锦屏六.....
林下
宋·宋庠
偶作中林适,聊观万化春。蜂巢喧似市,禽舌巧于人。陂溜鸣田尾,藤梢衣树身。乡农时晤语,野意合天真。
一剪梅(其一)闺词
明末清初·梁清标
宛宛冰轮上画楼。听罢更筹。薰罢衾裯。画眉人是旧风流。对面温柔。背面娇羞。双结灯花两意投。一晌低头。半晌回眸。玉猊烟冷睡还休。倚了香篝。褪了莲勾。
浣溪沙(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袁克文
簸起狂尘户有声,绕墙寒木送悲鸣,者时人定未三更。蜡自纵横烧易尽,帘为舒卷拂难平,一场愁梦不堪惊。
初至毗陵简巽老时有所怀也
宋·李处权
从来语默有千钧,乱后相逢气益振。好鸟开窗如应客,清风挽竹故留人。更贫岂顾墦间祭,已老犹堪席上珍。说到苍梧泪横臆,皇天万一照酸辛。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