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
红
衣
断
阕
吟
秋
,
连
筒
计
日
,
费
人
歌
力
。
怨
叠
清
商
,
衰
兰
荐
寒
碧
。
旗
亭
旧
价
,
空
送
老
、
江
南
词
客
。
幽
寂
,
云
水
唱
酬
,
托
微
波
通
息
。
苔
钱
万
陌
,
买
尽
閒
愁
,
伤
秋
鬓
蓬
藉
。
青
芜
梦
绕
旧
国
,
雁
行
北
。
漫
忆
十
年
尘
事
,
沧
海
几
回
亲
历
。
赋
桂
丛
招
隐
,
分
半
石
芝
山
色
。
写景
秋景
抒情
怀古
记忆
往事
秋天时节
幽寂之情
译文
吟咏着秋天的断章,用连筒计算着时光的流逝,这需要人们用歌声来表达。
怨恨之情在清商之音中叠加,衰败的兰草和碧绿的寒波相映衬。
旗亭昔日的价值,如今只能空空如也地送走那些江南的词客。
在幽静的环境中,云水之间仿佛在相互唱和,通过微波传递着彼此的呼吸。
苔藓如同万条道路,但买尽这些闲愁的却是秋天的哀伤和两鬓的蓬乱。
青芜之梦环绕着旧时的国度,大雁向北飞行。
漫无目的地回忆起过去的十年尘事,经历了多少次沧海桑田的变化。
招隐于桂树丛中,享受那半山石芝的山色之美。
赏析
这首《惜红衣》是清代词人郑文焯的作品,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怀旧之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的孤寂与感慨。"断阕吟秋,连筒计日",以残缺的诗句和计时的竹筒寓示时光流逝,表达词人对岁月的无奈。"怨叠清商,衰兰荐寒碧",借清冷的音乐和凋零的兰花,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旗亭旧价,空送老、江南词客",旗亭曾是词人饮酒作乐之地,如今只剩空荡,只能回忆往昔,感叹岁月如流水般消逝,自己已成老去的词人。"幽寂,云水唱酬,托微波通息",词人通过水波传递心声,寻求心灵的慰藉。下片转向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的追忆,"苔钱万陌,买尽閒愁",用苔藓般的愁绪比喻无尽的忧思。"青芜梦绕旧国,雁行北",词人梦回故乡,看到大雁南飞,引发对故土和往事的深深怀念。最后,"沧海几回亲历"表达了词人历经沧桑,"赋桂丛招隐,分半石芝山色"则寄寓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秋景和人事的交织,展现出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感慨。
郑文焯
364首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暮经零陵望愚溪怀柳司马
元末明初·蓝智
湘川入零陵,百里尽崖石。野旷生夕阴,山空澹秋色。缅怀柳河东,微宦曾远谪。才名一代雄,文藻万人杰。朝游愚溪水,莫返愚溪宅。斯人岂真愚,怅望天地窄。当时啸歌地,千古仰遗迹。草.....
七夕同丁计部蔡刑部欧博士集沈刑部宅观沈石田山水得秋字
明·黎民表
长安木叶下新秋,坐对双星缓客愁。明月渐收藏扇箧,凉风偏在曝衣楼。休文词赋缘多病,宗炳琴尊托卧游。谁道七襄难报赠,才人先有夜光投。
次筠轩诗韵
元·马臻
幽轩列万竹,惬此冲澹襟。乃知心迹远,不在山林深。客散动秋影,鹤归分夕阴。至乐寓言外,任鼓昭文琴。
齐天乐·树园、橘公乘月来过,东坡泛舟赤壁之夕也。客去为词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镜底无尘,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