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地点
惠山
秋节
抒情
怀古
写山
送别

译文

软绣装饰的山街,翠绿一片,如同一面秋天的镜子环绕着照映。
傍晚时分,画船载着满满的忧愁前行。
夫容(一种花)不在乎它的红颜是否哭泣,暗地里花瓣飘落,落入轻烟微澜的湖面。
凄凉的是,正逢斜阳送别客人,再次来到湖边亭子。仿佛仙境梦境绛都般的景致已远去。
回忆起那灯火辉煌时俊美的言谈,凤钗头上的香气缭绕。问谁懂得那紫色的曲调?回忆那听歌人已老。
而如今只见白石清泉,玉瓶似的人倚靠在旁边,山峰笑意盎然。幽静而奇妙。
误入梦境,寻找着燕子的黄昏和莺鸟的清晨。

赏析

这首《惜秋华·惠山》是清代词人郑文焯的作品,通过对惠山秋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软绣山街,翠溶溶"形象地刻画了山路上绿意盎然的景色,如同柔软的绣品般精致。"一镜秋妆环照"则以镜子比喻湖面,秋水如镜,映照出秋天的妆容。"向晚画船,相将载愁多少",傍晚时分,乘坐画船出行,满载着无尽的忧愁。"夫容不管啼红,暗坠落、烟轻波小",借用了荷花凋零的意象,暗示了时光流逝和情感的消逝。"凄凉,正斜阳送客,湖亭重到",夕阳西下,再次来到湖亭,更添了几分凄凉与孤独。上片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下片回忆起往昔在惠山的欢乐时光,"仙梦绛都杳",暗示那些美好的记忆已如梦境般遥远。"记灯帘俊语,凤鬟香袅",描绘了昔日与佳人共话的温馨场景,如今只能独自回味。"问紫曲谁解,忆听歌人老",表达了对旧日歌姬的深深思念,以及岁月催人老的感慨。"而今白石清泉,倚玉瓶、乱峰如笑",以自然景色反衬人事变迁,白石清泉依旧,人事已非。最后"幽悄。误梦寻、燕昏莺晓",流露出词人对过去的追寻,却只能在梦境中寻找那些已逝去的燕莺晨昏。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景为背景,融合了怀旧、感伤和追忆的情感,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过往的深深眷恋。

郑文焯

364首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