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

)

宿
山水写景
秋景
咏物
大雁
抒情
地点
湖口

译文

长期生活在人海中,混迹于潮声之中,水边过夜时因荒凉而感到惊恐。
空荡的巢穴中,月亮映照着,乌鸦绕树盘旋,短草在风吹之下,仿佛在预示着大雁将要传递消息。
如果想要看到这里的秋潮涨涌之壮景,还得等待明年春水再生之时。
这里的景象并不像蜃楼那样多变莫测,初升的太阳下彩云环绕着城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湖口舟宿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长年人海混潮声"形象地写出舟行江湖,被潮水声淹没,生活如大海般波涛汹涌。"水宿荒凉却夜惊"则表达了舟中人对深夜湖面荒寂的不安,即使身处自然之中,也难掩内心的孤独与惊悸。接下来两句"月照空巢乌绕树,风吹短草雁知更"通过描绘月光洒在空荡的鸟巢上,乌鸦盘旋,以及风吹过短草,惊动了归雁,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凄清。诗人借此寓言人生漂泊,如同乌鸟无定所,唯有雁鸣提醒时光流逝。"要观此地秋涛壮,更待明年春水生"表达了诗人期待明年的春天,湖水上涨,或许能带来更为壮观的景象,暗含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最后两句"不比蜃楼多变见,綵云初日拥层城"以蜃楼的变幻莫测比喻人生的无常,而湖上的彩云和初升的太阳则象征着希望和生机,诗人强调此处虽不如蜃楼奇幻,但也有其独特的美,表达了对当下景色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执着。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舟宿湖口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猜您喜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夜宿三台东杨炼师
明·刘崧
三台山祀净明君,香火新从葛井分。案上道书秋后写,空中仙乐夜深闻。星垂天近连青野,雨过山空起白云。更有雷坛人不到,十年珠树鹤成群。
减字木兰花·溪山夜雨,摹董北苑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睡云刚醒。大地山河慵不整。白屋清泉。可许闲人作地仙。矮亭修竹。鸡犬为留云里宿。亦可孤蓬。藏在冥蒙不漏风。
奉和望山应教诗
南北朝·萧悫
仙游本多趣,复此上秋初。岩低石倒险,岭高松更疏。峰形疑鸟翅,塞路似狼居。瞩望情无已,词殚意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