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离别
送别
怀旧
思乡
春天
花落
抒情
情感
相思

译文

落花不必悲伤,因为红蕊明年又会满枝头。
唯独在花丛中的人离去后,再见无期。水流宽广,山势绵长,连大雁传书都显得迟缓。
今日的相思之情最浓烈,记得在攀折花枝时我们曾分别。
人们常说春来春去的故事,但经过的时间太久,我的一点愁心已经化入了翠眉中。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花开花落、人事变迁的画面。"花落未须悲,红蕊明年又满枝",诗人安慰读者不必为眼前花的凋零而伤感,因为春天总会再来,花朵会再次盛开。然而,"惟有花间人别后,无期",更让人感怀的是与亲朋分别后的无尽思念,那是一种无法预期重逢的遗憾。"水阔山长雁字迟"进一步渲染了空间的辽阔和时间的漫长,大雁传递的信件迟迟不到,增添了离别的寂寥。"今日最相思"直抒胸臆,表达了此刻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记得攀条话别离"回忆起当初离别时的情景,那份依依不舍历历在目。最后,"共说春来春去事,多时",两人曾共同谈论过春去春回的自然规律,但分离的时间却如此之久,使得这简单的季节更迭也变得沉重。"一点愁心入翠眉"以女子的愁绪形象地表现出思念之情,将无形的愁绪化作可见的翠眉深锁,生动感人。总的来说,这首《南乡子·其三》通过写景叙事,展现了诗人对离别后无尽相思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无奈,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晏几道

264首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两同心(其二)
宋·柳永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