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萼
红
·
庚
辰
人
日
,
定
王
台
宴
集
,
和
姜
白
石
汉
王
宫
。
正
良
辰
胜
赏
,
荆
楚
岁
华
秾
。
草
衬
骢
嘶
,
松
留
鹤
守
,
谁
道
时
序
匆
匆
。
入
春
早
,
商
量
梅
柳
,
看
嫩
蕊
,
新
绿
引
东
风
。
花
在
诗
前
,
雁
归
人
后
,
酒
满
吟
中
。
怀
古
感
时
都
罢
,
喜
清
时
政
暇
,
故
国
年
丰
。
一
水
西
浮
,
层
阴
北
望
,
还
见
云
树
重
重
。
似
今
欲
归
便
得
,
休
惆
怅
、
寒
涧
石
床
东
。
寄
语
繁
花
,
明
年
更
映
人
红
。
写景
春天
咏物
节日
人日
怀古
抒情
赞美
地点
定王台
译文
汉王宫中正逢良辰美景,荆楚之地花团锦簇,生机盎然。
草地衬托着马嘶鸣,松树留给了鹤的守望,谁说时间的流逝匆匆忙忙。
春天早早到来,人们商量着欣赏梅柳的嫩蕊,看那新绿如何引来东风。
花开在诗篇之前,雁群在人后归来,酒满盈盈在吟咏之中。
怀古感时的心情都已放下,欢喜这清平的时代和政治环境,故国年年丰收。
河水向西边漂荡,从北面望去,还能看到层层叠叠的云树。
如果现在想要回去就可以回去,不要惆怅,去那寒涧的石床东边。
寄语那些繁花,明年更会映照着人们的红颜。
赏析
这首《一萼红·庚辰人日,定王台宴集,和姜白石》是清代末期至民国初期的学者王闿运所作。他以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在定王台的宴会为背景,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盛世太平的欣喜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的上片通过“汉王宫”、“荆楚岁华秾”等词,展现了宏大的历史场景与浓郁的春意,凸显了定王台宴集的时节之美。诗人运用“草衬骢嘶”、“松留鹤守”的生动画面,表现了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同时感叹时光匆匆。下片转向抒发个人情感,“花在诗前,雁归人后,酒满吟中”三句,寓情于景,借花开花落、雁南飞,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当下清平盛世的赞美。接着,诗人展望未来,希望国家持续繁荣,自己能如云树般长久,即使归隐也能在“寒涧石床东”享受宁静。结尾处,诗人寄语繁花,期待来年花开更红,寓意人事变迁,但美好的祝愿永不改变。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国家的深情,体现了王闿运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情感世界。
王闿运
112首
文学家。又字壬父,世称湘绮先生。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