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洗
心
堂
得
鸟
鸣
山
更
幽
(
其
五
)
环
沙
饶
沃
壤
,
农
工
敏
锄
耰
。
青
秧
拥
翠
被
,
大
堤
蔽
吴
牛
。
渔
商
蛮
獠
杂
,
结
屋
桑
柘
幽
。
翁
妇
顾
相
喜
,
占
风
知
有
秋
。
吾
侪
拙
生
事
,
腹
果
即
无
求
。
年
丰
预
有
托
,
一
饱
不
难
谋
。
钟
鼎
固
乐
矣
,
其
乐
如
是
不
。
未
可
议
鹏
鴳
,
各
尽
逍
遥
游
。
写景
田园
抒情
秋节
农耕
民谣
风景赞美
写鸟
译文
周围是肥沃的沙土,农夫们辛勤地使用锄头和耜等农具劳作。
绿色的秧苗像翠绿的被子一样覆盖着田野,大堤上遮蔽着吴地的水牛。
渔民和商人,以及各种族的人混杂居住,他们建造的房屋隐藏在桑树和柘树的幽深之处。
老人们和妇女们互视而喜,因为他们知道今年的收成好,秋天会丰收。
我们这些人虽然笨拙,但只要我们的肚子饱了,就没有其他的要求了。
只要每年丰收,我们就有托付,就能不费力地获得饱足。
虽然钟鼎之家(富贵人家)的生活固然快乐,但这种(乡间农耕的)快乐与他们不同。
不要去议论飞鸟和蜉蝣(两者生活环境不同),各自都能逍遥自在地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开篇“环沙饶沃壤,农工敏锄耰”描绘了肥沃的土地上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接着“青秧拥翠被,大堤蔽吴牛”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农田的生机勃勃和自然风光的美丽。“渔商蛮獠杂,结屋桑柘幽”则描绘了乡村的多元文化与和谐共处,无论是捕鱼的渔民还是经商的商人,或是少数民族的居民,都和谐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或在桑柘之间搭建房屋,或在幽静的环境中安居乐业。“翁妇顾相喜,占风知有秋”表现了老少之间的温馨互动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期待,他们通过观察天气变化来预知丰收的季节。这种对生活的满足感和对未来丰收的期待,体现了农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吾侪拙生事,腹果即无求。年丰预有托,一饱不难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简单生活的满足,认为只要年成好,就能解决温饱问题,无需过多追求。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需求的淡泊。最后,“钟鼎固乐矣,其乐如是不。未可议鹏鴳,各尽逍遥游”则以“钟鼎”象征富贵生活,与“鹏鴳”分别代表高飞与低翔的鸟,寓意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诗人认为无论何种生活方式,只要能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便是快乐的。他倡导的是顺应自然、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个人内心的自由与满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以及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四)
清·陈维崧
碧浪初圆,凭水阁、脱巾独立。谁作伴、数竿篱竹,一瓯茗汁。似有声来茶硙转,断无人处村舂急。正日长、拨闷枕书眠,斜川集。槿花上,珠堪吸。豆花底,凉堪裛。看瀰茫一派,雨蓑烟笠。.....
机女叹
宋·叶茵
机声咿轧到天明,万缕千丝织得成。售与绮罗人不顾,看纱嫌重绢嫌轻。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扬州民为杜亚诵(其一)
唐·佚名
膴膴原田,自今以始,岁其丰年。
赠房卢氏琯
唐·王维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岂复少十室,弦歌在两楹。浮人日已归,但坐事农耕。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秋山一何净,苍翠临寒城。视事兼偃卧,对书不簪缨。萧条人吏疏,鸟雀下空庭。鄙.....
念奴娇·和姜白石
清·顾太清
湖亭依旧,记从吾游者,二三仙侣。今日莲花开已遍,翠盖团团无数。荷露烹茶,碧筒吸酒,又听萧萧雨。远山遮尽,片云应是催句。欲暮白鹭成行,避人沙渚,拍拍冲天去。争忍西风容易落,.....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