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
花
盛
开
玉
池
吹
醒
芙
蓉
醉
,
回
头
红
粉
都
无
味
。
秋
宫
人
去
金
钱
飞
,
过
我
茅
茨
若
相
慰
。
起
来
采
采
为
三
嗅
,
犹
是
上
天
风
露
气
。
餐
英
端
可
拔
浊
俗
,
南
山
在
眼
令
人
喟
。
幽
人
所
知
晚
节
好
,
历
历
青
蕊
开
犹
未
。
竹
叶
且
与
时
一
中
,
梅
花
后
生
来
可
畏
。
写花
秋天的
菊花咏物
赞美
田园
译文
玉池中吹来微风,唤醒芙蓉的醉意,我回头看去,红粉都失去了它们的味道。
宫中的女子已离去,金钱的诱惑也如飞鸟般远去,若能来我的茅屋小屋,或许能得到些许安慰。
我起身,采下花来嗅了又嗅,那香气仿佛是上天赐予的风露之气。
吃下这花中的精华,可以超脱尘世的浊气,那南山的景色就在眼前,令人感叹不已。
幽静的人知道晚节更加美好,青蕊的花朵一朵朵地开放,直到最后也未曾凋谢。
竹叶虽然能与其他事物相匹配,但梅花后来生长的力量却是让人敬畏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生活情景和心境。从“玉池吹醒芙蓉醉,回头红粉都无味”可见诗人对繁华世界的物欲已经感到厌倦,对美丽的女子也不再有兴趣,而是选择了归隐田园的生活。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清新和生命力的生长,如“秋宫人去金钱飞”表达的是秋天宫殿空旷无人,落叶纷飞如同金钱,象征着一种超脱物质的境界。诗人的生活简朴而充满诗意,“起来采采为三嗅,犹是上天风露气”显示了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餐英端可拔浊俗,南山在眼令人喟”则表达了诗人通过品味菊花的清香来净化心灵,远观南山之美而感慨。最后,“幽人所知晚节好,历历青蕊开犹未”和“竹叶且与时一中,梅花后生来可畏”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以及对生命力和自然界永恒循环的赞美。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归于自然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小雅·甫田之什·甫田
先秦·诗经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农夫之庆。琴瑟击鼓,以御田祖。.....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