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

(

)

鸿
祝福颂词
抒情
山水
季节
冬季
赞颂
咏物
动物
春天
节气
地方
城市
挥春

译文

第一句“淳祐更弦第二春,顺开黄道对昌辰。”可以翻译为:在淳祐年间,更换新的乐器(象征着时代的变迁),迎来第二春,黄道顺开,吉祥的时刻来临。
第二句“貔貅不动红尘骑,鸿雁于归青野人。”可以理解为:在安宁祥和的环境中,猛将的战骑不惊扰红尘,鸿雁归来,回到了那片青翠的田野。
第三句“千载龙云符气运,一堂鱼水会精神。”可以解释为:千年的龙云符显露着气运(或许是某种祥瑞之兆),同在一堂的人士,他们像鱼水般和谐相处,精神振奋。
第四句“地寒燕谷须钧播,挥手东风造化仁。”则可以说:在寒冷的燕谷之地,需要公平公正的播种(或许是比喻政策的推行),而东风挥来,创造了生机与仁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开篇“淳祐更弦第二春,顺开黄道对昌辰”两句,通过提到“淳祐”这个年号和“更弦”的乐器,以及“黄道”和“昌辰”,营造出一种祥瑞之气,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而春天的到来正是这美好时光的象征。接着,“貔貅不动红尘骑,鸿雁于归青野人”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貔貅是一种神兽,不受尘世所染;而鸿雁则是高飞远行的象征,它们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翱翔,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脱俗生活的向往。“千载龙云符气运,一堂鱼水会精神”两句,则充满了哲理和神秘色彩。“千载龙云”暗示着天地间的道德与祥瑞,“符气运”则指的是宇宙间的运行规律;而“一堂鱼水会精神”,则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强调了精神层面的交流与融合。末尾两句,“地寒燕谷须钧播,挥手东风造化仁”继续展现了诗人的生态关怀。冬去春来之际,虽然“地寒”,但已是播种的时候;而“挥手东风造化仁”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自然的力量,施行仁政,以造福于民。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超脱与和谐的追求,展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猜您喜欢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礼部旧无朝房予疏请命工曹特建盖异数也落成春祀斋宿奉简张蔡二寅丈(其三)
明·严嵩
晓星残月在檐西,起望天街簇仗齐。瑶雪静含鳷鹊影,綵云深护凤凰栖。南宫礼乐逢昌运,上苑烟花续旧题。谁信烧灯催草奏,每看堂印夜中携。
崔礼部园亭得深字
唐·张说
窈窕留清馆,虚徐步晚阴。水连伊阙近,树接夏阳深。柳蔓怜垂拂,藤梢爱上寻。讶君轩盖侣,非复俗人心。
题薛献可新居次高仲贻韵
宋·林季仲
高居占得野塘横,竹径桃蹊取次成。宿霭半兼朱户湿,好山长傍晚窗明。风吹酒面春情渺,月落诗肠夜味清。今日主人归定否,试听枝上子规声。
和洗云厓南园步月晚归韵(其二)
明·王希文
春及阶除草自生,化机神会自怡情。门临瘦竹凭风扫,坐对芳梧爱月明。光霁一圈真觉地,刚柔两字即嚣城。毫釐到此君须认,眼底纷纷岐路横。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鸳鸯篇
唐·李德裕
君不见昔时同心人,化作鸳鸯鸟。和鸣一夕不暂离,交颈千年尚为少。二月草菲菲,山樱花未稀。金塘风日好,何处不相依?既逢解佩游女,更值凌波宓妃。精光摇翠盖,丽色映珠玑。双影相伴.....
鸲鹆图
元末明初·郯韶
东风吹柳日沈沈,阶下宜男绿正深。百尺游丝春院静,卧看鸲鹆步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