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柳
枝
(
其
二
)
拟
花
閒
飞
絮
空
濛
锁
画
楼
,
年
年
寒
食
听
离
留
。
争
信
龙
池
三
二
月
,
片
风
丝
雨
欲
惊
秋
。
写景
节气
寒食节
写雨
赏析
这首《杨柳枝(其二)拟花閒》由清代诗人王鹏运所作,通过对杨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美、哀婉的意境。首句“飞絮空濛锁画楼”,以“飞絮”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春日里柳絮飘飞的景象,仿佛将整个画楼都笼罩在轻盈的柳絮之中,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这里的“锁”字,不仅写出了柳絮的密集与纷飞,也暗含了一种被束缚、难以逃脱的感觉,为后续的情感铺垫。次句“年年寒食听离留”,将时间的流转与情感的绵长巧妙结合。寒食节是古代祭祀祖先的日子,此处借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哀愁。每年的寒食节,诗人似乎都能听到离别的声音,这种情感的累积与深化,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后两句“争信龙池三二月,片风丝雨欲惊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龙池,这里可能是指皇家园林中的池塘,象征着美好与宁静。然而,即使是这样美好的时节,也难以抵挡季节更迭带来的秋意。片风丝雨,轻柔而细腻,却足以让人感受到秋天的临近,引发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这里的“欲惊秋”不仅指自然界的季节变化,也暗喻着内心深处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忧虑。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语言清新脱俗,情感深沉而不失哀婉,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王鹏运
143首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猜您喜欢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广落花诗三十首(其十三)
明末清初·王夫之
乾净青莎一片阴,君无去此豢饥禽。人生自古皆惶恐,天下如今半绿林。曀日终风舟汎汎,水深河大雨淫淫。旧家枝叶同乡土,好听黄鹂作羽吟。
雨中(其三)
元末明初·蓝仁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
沁园春·十月晦日怀庆使院望太行山积雪
清·陈维崧
雪满太行,碧潋瑶翻,纷然沓来。正黄河欲吼,六花籍籍,青山乍老,一夜皑皑。素女淩空,眩师泼水,十万琼楼面面开。深林外,更狐踪半灭,兽窟全埋。万钟宁我加哉。且濡发狂歌乾百杯。.....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巡边宿岩昌驿
明·王云凤
病馀强起一巡边,古驿无人但野烟。药裹自煎红榾柮,茶铛还汲碧潺湲。波涛声送床边雨,星斗光悬屋里天。欲吊忠魂何处冢,空留名姓自山川。
再用前韵(其一)
宋·曾惇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