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
凉
犯
·
用
白
石
韵
夕
阳
一
抹
。
风
帘
静
、
清
吟
不
尽
萧
索
。
钿
车
宝
马
,
欢
情
转
首
,
恨
生
清
角
。
伤
春
梦
恶
,
断
红
沁
、
残
阳
影
薄
。
甚
悤
悤
、
珠
幡
彩
胜
,
障
眼
总
尘
漠
。
休
念
开
元
日
,
尺
五
城
南
,
蹋
歌
声
乐
。
麝
尘
溅
处
,
颤
鸾
龙
、
宝
钗
零
落
。
海
样
莺
花
,
俊
游
事
、
铜
驼
记
著
。
只
疏
梅
、
月
底
弄
影
未
负
约
。
怀古
悼亡
离别
伤春
思乡
记梦
情感
写景
地点
城市
译文
夕阳只留下一抹余晖。风儿轻轻吹动窗帘,清吟的诗句无法尽述这萧瑟的景象。
曾经的繁华如钿车宝马、欢声笑语,转眼间都成了过去,只留下令人心生悲恨的清角之声。
春日将尽的伤感令人心生恶梦,残花飘零,夕阳的余晖显得更加薄弱。
那些华丽的珠幡彩胜,都只是遮眼之尘,总让人感到漠然。
不要再怀念开元盛世的那一天,那座城南的尺五楼,那儿的歌舞升平。
麝香四溢,龙鸾颤抖,宝钗零落,一切都显得那么匆忙。
那些如海一般的莺花,曾经的快乐游历,都记在了铜驼之上。
只有那疏落的梅花,在月下弄影,未曾辜负我们的约定。
赏析
这首词以夕阳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夕阳的余晖与清冷的风帘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孤寂的氛围。词中运用了“钿车宝马”、“珠幡彩胜”等意象,将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麝尘溅处,颤鸾龙、宝钗零落”一句,通过描述首饰的破碎,进一步渲染了衰败的气氛。而“海样莺花,俊游事、铜驼记著”则将情感推向更深层次,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最后,“只疏梅、月底弄影未负约”一句,以梅花不畏严寒、独立月下之姿,象征着词人虽身处困境,但依然坚守自我,不改初衷。整首词在描绘凄凉景象的同时,也蕴含着坚韧与希望,展现了词人的独特情怀。
王鹏运
143首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使东川·梁州梦
唐·元稹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