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山水
写花
荷花
抒情
秋天
怀古
赞颂
赞花

译文

环佩轻响临风传,楼台倒影随波动,离璇源之路已近在咫尺。
秋色与湖光相连无边,疏落的桂花香背后,冷雨暗自流淌。
记得每年翠绿的小路上车马扬起尘土,是多次向往菰芦深处隐居的生活。
云山冷眼旁观,鸥鹭忘记机巧,它们不会理解我吟诗时的隐恨。
忽然飞尘惊扰鬓发,怕的是水佩风裙(指衣着风雅的人)旧情难再寻觅。
芳华已逝,哀蝉悲鸣曲终人散,花一般的梦短暂,野鸳鸯安睡安稳。
空中的烟雾袅袅升起,再次经过垂杨树荫,望向太乙仙舟远去,归期难以预料。
剩下的露水打湿了盘子,铅泪般飘零,默默地与铜仙一同拭去泪水。

赏析

这首《金明池·荷花》由清代词人王鹏运所作,描绘了一幅荷花盛开、意境深远的画面。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荷花之美与词人内心世界的交融。开篇“环佩临风,楼台写影”,以动态的“环佩”和静态的“楼台”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灵动的氛围。接着“咫尺璇源路近”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接近自然、心灵得以净化的空间。“秋色共、湖光无际,疏香背、冷雨暗引”,通过秋色、湖光、疏香和冷雨的交织,渲染出一种清冷而幽远的景象,暗示着词人内心的孤寂与超脱。“记年年、翠陌笼鞭,是几度、神往菰芦深隐”两句,通过回忆与憧憬,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算冷眼云山,忘机鸥鹭,省识吟边幽恨”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词人的思绪与自然界的云山鸥鹭融为一体,寄托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忽漫飞尘惊掠鬓”一句,突然转折,仿佛从宁静的自然世界回到了现实,暗示了词人面对世俗尘嚣的无奈与挣扎。“怕水佩风襟,旧情难问”则表达了词人在面对外界变化时的忧虑与困惑,担心自己与过去的美好情感渐行渐远。“芳时换、哀蝉曲破,花梦短、野鸳睡稳”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袅空烟、复道垂杨,望太乙仙舟,归期难准”则将词人的思绪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无奈与追寻。最后,“剩泣露敧槃,飘零铅泪,悄共铜仙偷揾”以凄美的画面收尾,通过描绘露珠在荷叶上的滑落、泪水的飘零以及与铜仙(古代神话中的仙人)的共鸣,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惋惜。整体而言,《金明池·荷花》不仅是一首描绘荷花美景的词作,更是词人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观相互映照的产物,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词人对自然、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王鹏运

143首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