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
绣
衾
·
拟
梅
溪
淡
蛾
山
色
入
画
真
,
扑
游
衫
、
都
是
翠
痕
。
写
不
尽
、
幽
修
意
,
把
诗
魂
、
分
付
断
云
。
软
红
眯
眼
长
安
市
,
底
相
看
、
还
似
故
人
。
乍
忆
得
、
妆
台
畔
,
点
吴
娘
、
眉
黛
晕
新
。
写景抒情
咏物抒怀
城市
山色
情感怀旧
译文
淡雅的蛾眉山色映入画中,显得十分真实,那飘动的衣衫上,都留下了绿色的痕迹。
诗中描绘的幽深修长的意境,就像那被断云所分付的诗魂,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
在繁华的长安市井中,红尘缭绕,让人眼花缭乱,但在这里,我们依然能像见到故人一样相互对望。
突然回想起那妆台边,点妆的吴地女子,她轻轻地画着眉黛,仿佛在晕染出新的妆容。
赏析
这首词由清代词人王鹏运所作,名为《恋绣衾·拟梅溪》。词中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情感之深。首先,“淡蛾山色入画真”,开篇即以淡雅的山色引入,仿佛一幅真实的画卷展现在眼前,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接着,“扑游衫、都是翠痕”一句,将视线聚焦于衣衫之上,暗示着翠绿的色彩如同流动的翠痕,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写不尽、幽修意,把诗魂、分付断云。”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幽静修心生活的向往,以及将诗的精髓寄托于飘渺的云朵之中,寓意深远,富有哲理。“软红眯眼长安市,底相看、还似故人。”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繁华喧嚣的长安市与心中的故人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在纷扰的都市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如同遇见久违的老友。最后,“乍忆得、妆台畔,点吴娘、眉黛晕新。”这一段回忆起与女子共处的妆台旁,女子轻点眉黛,新妆如画,不仅描绘了美丽的瞬间,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自然和友情的独特感悟。
王鹏运
143首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猜您喜欢
定海甲寅口号七首(其二)
宋·陈造
田租有约不相违,比著丰年数已亏。一饱分明郎首赐,几曾刺口问抽卑。
听蜀僧浚弹琴
唐·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青云楼
明·郑鹏
青云楼上日徘徊,风景平临四面开。宿雾每将城锁断,夕阳长送鸟飞回。万家烟火湖山里,千里帆樯浦溆隈。几度辄兴乡国思,援毫欲赋愧非才。
明山楼即事
宋·吴惟信
城高楼又阔,不与别楼同。对此山千叠,陶然圣一中。秋声争起树,野色半沉空。后有登临约,留题愧未工。
云阳驿陪崔使君邵道士夜宴
唐·张子容
一尉东南远,谁知此夜欢。诸侯倾皂盖,仙客整黄冠。染翰灯花满,飞觞云气寒。欣承国士遇,更借美人看。
少年行四首(其一)
明·于慎行
五云深处见仙家,十二楼头醉彩霞。莫倚阑干横玉笛,春风愁杀白杨花。
贺新郎·忆鹤
宋·刘之才
苍藓粘溪路。帐山君、翛然羽化,梦魂何许。曾约秋云萦客袖,舞傍吟皋砚坞。矫清唳、裂穿云宇。江碧空濛无处问,问孤山、梅底人知否。烟夜永,耿心语。瑶华一去成幽阻。倚修篁、抱琴愁.....
卜算子·雨中
元·韩奕
急霰打窗纱,正是愁时候。无柰愁多着酒消,反被愁消酒。又灭又明灯,还短还长漏。为问梅花有甚愁,也似愁人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