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坐
金
鸭
香
残
犹
有
烬
,
银
台
烛
灭
仅
留
心
。
夜
深
月
到
蔷
薇
架
,
斜
送
窗
间
一
角
阴
。
写景抒情
夜景
月光写景
室内景物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董纪的《夜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幽深。首句“金鸭香残犹有烬”,运用了“金鸭”这一形象,金鸭香炉燃尽后留下灰烬,暗示了夜色渐深,香气消散的情境。次句“银台烛灭仅留心”,银台即银制的烛台,烛光熄灭后,只留下烛心在黑暗中闪烁,象征着夜的彻底降临。这两句通过香烬和烛心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夜深月到蔷薇架”,描述了月光洒在蔷薇花架上的景象,夜深人静之时,皎洁的月光穿透夜幕,轻柔地抚摸着蔷薇花架,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抹清冷的美。最后,“斜送窗间一角阴”,月光斜照,投射在窗户上,形成了一角阴影,既是对前文月光的补充,也暗示了夜的深沉与时间的流逝。整首诗通过这些细腻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刻思考。
董纪
471首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猜您喜欢
归涂春晚(其三)
宋·杨冠卿
暂解征骖野水湄,卷衣上马夜何其。客愁政自不堪说,残月一声闻子规。
夜凉
明·殷奎
玉露凉生昨夜秋,芙蓉香老柳枝愁。故园归思知多少,卧听残更转戍楼。
秋夜僧舍闻猿
唐·崔涂
哀猿听未休,禅景夜方幽。暂得同僧静,那能免客愁。影摇云外树,声袅月中秋。曾向巴江宿,当时泪亦流。
夜起
清·高銮
客榻生寒梦屡惊,披衣起坐度残更。朦朦星月僧窗下,听尽天街走马声。
秋夜登千峰榭待晓
宋·陆游
万里秋风夜艾时,剡川孤客不胜悲。读书眼暗定谁许,忧国涕零空自知。欲坠高梧先策策,渐低北斗正离离。倚阑不觉鸡号晓,剪烛题诗寄所思。
即事(其二)
元·顾华
闭门不见故人来,翠竹阴阴护碧苔。小玉自拈檀板至,夜深一曲紫云回。
明月斜·夜坐
清·董元恺
篆烟红,泪花绿。银汉迢迢堕入怀,黄河万里响心曲。
融轩
明·李坚(贞夫)
一室虽云小,中藏天下春。眼前皆物共,榻外亦吾邻。丽日风生煖,温泉脉自淳。笑渠失弓者,得计楚邦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