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姚
比
玉
雪
中
之
作
风
雪
虽
严
莫
掩
关
,
天
开
图
画
一
时
间
。
闾
阎
均
作
白
银
阙
,
培
塿
尽
为
群
玉
山
。
上
将
功
成
淮
蔡
下
,
故
人
兴
尽
剡
溪
还
。
屯
边
百
万
皆
骁
勇
,
伫
听
王
师
奏
捷
班
。
写景
咏物
边塞
抒情
赞美
写雪
怀古
情感
励志
友情
译文
尽管风雪天气极为严寒,却不能阻挡门户的开放,大自然展开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村落都被白雪覆盖成了银色的世界,山丘也被装扮成了一座座玉山。
将领们成功平定淮蔡后回归,老朋友兴致勃勃地返回剡溪。
边境上百万将士都英勇无畏,等待王师的好消息传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风雪中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壮美。首句“风雪虽严莫掩关”便已奠定基调,即便是在严酷的风雪之中,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豁达的胸襟,不被外界环境所束缚。接下来,“天开图画一时间”,仿佛天地间突然展开了一幅绝美的画卷,令人叹为观止。“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雪景的壮丽,无论是普通的民舍还是小土丘,都被白雪覆盖,呈现出一片银白的世界,宛如仙境。这种景象不仅美得令人心醉,也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这两句则由自然景观转而涉及人事,上将的功业在淮蔡之地得以实现,而老友在欣赏完雪景后,意兴阑珊,选择回到剡溪,隐退山林。这里既有对功名的肯定,也有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不同追求的理解和尊重。最后,“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表达了对边疆守卫者的敬仰,以及对国家军队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凯旋归来,奏响胜利的乐章。整首诗通过描绘雪中美景,抒发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谊,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董纪
471首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