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宿
写景
秋天
抒情
送别
咏物
山水
田园
怀古
友情
赞美
节令
地方

译文

谁在驾船行过越西呢?我在前往官府的路上先在富阳溪住下。
江边的枫树凌乱地落下红蓼,古道上惊飞的乌鸦从树梢飞出。
走过山墙,留下风和露的余韵,千家万户的橘柚树在初霜后开始变得金黄。
帘幕卷起,阳光渐渐增强,春意渐浓,桃李树下弥漫着芳草的气息。
菜盘子、毡席并不算贫穷,谈论经书时躺下或坐下也不会有人生气。
松醪酒装满了酒篘,你可以自己斟酌着喝,得意的丈夫并不在乎丰盛的粱肉。
如果宫墙恰好靠近赤松山,那么我将跪下向仙人叩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默在前往富阳官任途中所见的江南风光与内心感受。首句“鼓柁何人过越西”以问句形式开启,引出诗人对旅途的思考。接着“官程先宿富阳溪”点明行程,富阳溪作为过渡,预示着即将到达的目的地。“江枫乱落翻红蓼,古道惊鸦出林杪”两句,通过枫叶、红蓼、古道和惊飞的乌鸦,生动展现了秋季江南的自然景色,既有动态的生动描绘,也有静态的色彩渲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山堞行经风露馀,千家橘柚霜黄初”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山景与村落,山壁经过风露的洗礼,千家橘柚在霜降后呈现出一片金黄,展现出丰收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搴帷觱发青阳转,桃李含烟足芳甸”则将视角转向春天,青阳转指的是春回大地,桃李含烟则描绘了春日里桃李花盛开的景象,足芳甸则强调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蔬盘毡席未为贫,谈经偃卧谁能嗔”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学问的追求,即使生活清贫,也能在谈论经书、静卧思考中找到乐趣。“松醪满篘君自沃,丈夫得意非粱肉”则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享受的重视,认为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充实。最后,“宫墙傥傍赤松山,长跽仙人一扣关”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赤松山旁的宫墙边,像仙人一样静坐叩门,寻求心灵的归宿。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个人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旅途、自然、生活以及精神追求的独特见解,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李默

5首
正德十六年进士。嘉靖间为吏部左侍郎,鞑靼兵逼京师,默守正阳门,故示闲暇,纵居民出入。鞑靼疑有备,不敢犯。升尚书。累官翰林学士。为人博雅有才辨,以气自豪,不阿附严嵩。然性偏浅,以恩威自归。为赵文华所害,下狱瘐死。有《建宁人物传》、《群玉楼集》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