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
枕
衰
病
龙
钟
两
鬓
华
,
荷
衣
弱
体
不
胜
加
。
空
山
遥
夜
人
声
绝
,
一
点
残
灯
落
尽
花
。
写景抒情
疾病自述
悲秋感怀
时光感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多病的诗人,伏于枕上,感受着岁月的无情与自身的衰弱。首句“衰病龙钟两鬓华”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年龄,以“龙钟”形容其步履蹒跚、老态龙钟的形象,而“两鬓华”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白发的增添。接下来,“荷衣弱体不胜加”一句,通过“荷衣”这一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身体虚弱,仿佛连轻薄的衣物都难以承受。整句诗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深沉的氛围。“空山遥夜人声绝”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四周无人声,只有诗人独自一人,身处空旷的山中,孤独而寂寥。这不仅反映了外部环境的寂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一点残灯落尽花”则是对这种孤独感的进一步深化。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唯一的光源——“残灯”,随着“落尽花”的景象,似乎也在宣告着生命的凋零与时光的流逝。这一句中的“落尽花”不仅指灯油燃尽,灯花掉落,更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以及时间的无情。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衰老、疾病、孤独与时间流逝时的深刻情感体验,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赵迪
75首
自号白湖小隐。以诗名。有《鸣秋集》
猜您喜欢
开岁卧病(其二)
明·郭奎
一朝卧病药相扶,才倚晴窗阅地图。莫说江南风景好,王孙头白怨蘼芜。
秋怀三首(其二)
明·钱月龄
西邻僧舍白云重,梦枕惊回破晓钟。身寄百年犹过客,老添来日渐消容。江云排起沙头雁,露砌吟馀草际蛩。好事山人愁不寐,起将和露看青松。
清平调引(其一)
宋·苏轼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阿姥
宋·陆游
城南倒社下湖忙,阿姥龙钟七十强。犹有尘埃嫁时镜,东涂西抹不成妆。
客夜有感
元·释英
十载红尘海,漂流笑此身。山川孤馆夜,风雨独眠人。嗜茗真成癖,工诗不疗贫。还家须及早,垂白有双亲。
秋夕书怀
清末近现代初·费墨娟
万籁无声更漏徐,有怀尘俗感难除。人情反复知交少,世路崎岖问答疏。红遍枫林霜落后,白摇芦渚雁来初。因循太息时光晚,故我依然闭户居。
雪晴江亭社集
清·曾习经
匝月重阴正郁陶,稍晴妍日丽神皋。偶陪杖履经中泽,试柘轩窗听伯劳。春色还人应倍好,鬓丝流恨只空骚。文章末技今无用,报答风光岁一遭。
雨中呈王郎
明·宋登春
黄金台下见君颜,今日萧条入楚关。一顾那知添白发,十年何事老青山。乡愁多在烟云外,客思偏生风雨间。我巳无家问消息,开畦种药不须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