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田园
怀古
抒情
秋节
采菊
泗滨亭子
隐逸
锄瓜

译文

整年都在其他县里奔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的州。
云山之间隐逸着高人隐士,风月中我留连忘返地攀留。
采摘菊花寻找像陶渊明那样的人,锄瓜田询问旧友故侯。
在泗滨的亭子之上,闭门著书,写下春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常年在外奔波之人对归家的渴望与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首句“终岁行他县,何时到我州”表达了诗人一年到头都在他乡漂泊,心中满是对回到自己家乡的期待。接着,“云山从隐逸,风月任攀留”两句,诗人借景抒情,以云山和风月象征着自由与超脱,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愿意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采菊寻元亮,锄瓜问故侯”这两句引用了陶渊明(字元亮)和汉代的酂侯(即萧何,字故侯),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追求和对古代高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寻。最后,“泗滨亭子上,闭户著阳秋”则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场景——在泗水之滨的亭子里,闭门读书,记录历史,过着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题海陵寓舍四首(其一)
宋·贺铸
藜藿荒庭微径通,支撑破屋古池东。暮凉百燕抵突雨,昼静一蝉饕餮风。隐几敢希南郭久,移文方诮北山空。森然槐柳相差地,它日低回忆个中。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辽城望月
隋末唐初·李世民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