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
郎
归
檐
头
风
佩
响
丁
东
。
帘
疏
烛
影
红
。
秋
千
人
散
月
溶
溶
。
楼
台
花
气
中
。
春
酒
醒
,
夜
寒
浓
。
绣
衾
谁
与
同
。
只
愁
梦
短
不
相
逢
。
觉
来
罗
帐
空
。
写景抒情
秋天景象
怀人思旧
闺怨情感
梦
醒的对比
译文
檐下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红色的烛光透过稀疏的帘幕摇曳。秋千上的人已经散去,只剩下溶溶的月光。
楼台之间弥漫着花香,春酒已经醒过,夜里的寒气却更浓了。绣花的被褥旁无人相伴。
心中只担心梦境太短,无法与心爱的人重逢。醒来时,只见罗帐空空如也。
赏析
这首《阮郎归》是宋代词人曹组的作品,以清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秋夜画面。开篇“檐头风佩响丁东”,通过写檐头风铃轻轻摇曳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夜晚氛围。接着,“帘疏烛影红”描绘了窗帘缝隙间透出的红色烛光,映照出室内淡淡的暖意,也暗示着主人公独处的孤寂。“秋千人散月溶溶”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秋千空荡无人,只有溶溶月色洒落,显得格外凄清。接下来,“楼台花气中”则带来一丝生机,楼台间弥漫着花香,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抹温馨。下片转而抒发词人的内心世界。“春酒醒,夜寒浓”描述了主人公在春夜畅饮后醒来,感受到深深的寒意,暗示了内心的孤冷。他思念着陪伴的人,“绣衾谁与同”,表达了对温暖伴侣的渴望。最后两句“只愁梦短不相逢。觉来罗帐空”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对梦境中短暂相聚的深深忧虑,以及梦醒后面对空荡荡的床帐的失落感。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秋夜的孤独和对爱情的期盼,情感深沉而动人。
曹组
46首
北宋词人。生卒年。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曾官睿思殿应制,因占对才敏,深得宋徽宗宠幸,奉诏作《艮岳百咏》诗。约于徽宗末年去世。存词36首。的词以"侧艳"和"滑稽下俚"著称,在北宋末曾传唱一时,浅薄无聊者纷纷仿效。但在南宋初却受到有识者的批评,甚至鄙弃。一些词描写其羁旅生活,感受真切,境界颇为深远,无论手法、情韵,都与柳永词有继承关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