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古
抒情
地点
秋节
亭台
忧民

译文

翻译:亭上揭起别出心裁的招牌(或碑刻),当地的百姓谁能深深思索这个问题。
翻译:我深感惭愧,无法与羊叔子相比,只能像岘山碑一样,泪流满面。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的《江夏八咏(其五)奇章亭》。诗中,贺铸以"亭揭奇章榜"起笔,描绘了奇章亭上悬挂着引人注目的告示或诗文,引发人们对过往历史和文化的思考。"斯民孰去思"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民众是否能忆起那些值得纪念的历史人物和事迹的疑问。接下来,诗人提到"多惭羊叔子",这里引用的是东晋名臣羊祜的故事。羊祜在襄阳任职时,深得民心,他的美德如同岘山碑一样,令人感怀涕泣。诗人通过这一典故,暗示自己对于未能像羊祜那样赢得百姓爱戴感到惭愧。整首诗寓情于景,借奇章亭的景象和羊祜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未能尽善尽美的反思,体现了古代士人的道德追求和自我砥砺的精神风貌。

贺铸

874首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汉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