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田园
咏物
怀古
抒情
情感
思乡
夏季
佳节
食物赞颂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的《食芡实作》,通过对夏日池塘中芡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特产的深深怀念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首联“钱侯官舍旁,走水来方塘”点出环境,钱侯居所附近有清澈的池塘,夏日雨水充盈。接着,“暑雨过初伏,斜阳生晚凉”描绘了雨后傍晚的清凉景象,风翻动着芡实,如同万鸟竞飞,生动形象。“犹疑秦鸡暴,擅此六国场”暗喻芡实的丰饶,犹如古代秦国的鸡群独占六国之地。诗人邀请亲密的朋友品尝新熟的芡实,如“下榻延密客,开樽荐新尝”,并细致地描述了剥食过程中的享受:“金刀剥老蚌,玉沙磨夜光”。然而,美味之下却藏着诗人内心的哀愁,“殷勤烦饤饾,未咀悲生肠”。诗人感慨自己远离故乡,十年仕途生涯,对家乡的水产如芡实之丰富感到羡慕,“百泉乃吾乡,水产富此物”。他以“朝餐取餍饱,无复炊黄粱”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甚至将对芡实的热爱与羊枣、味良等美食相比。最后,诗人以季鹰的故事自比,虽有归乡之心,但并未轻易放弃仕途,而是决定“长歌定行矣,千载会相望”,期待未来的重逢。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食芡实这一日常小事,寄寓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贺铸

874首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汉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