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秋节
写景抒情
忧民情感

译文

第一句“木叶飘飘客正悲,浮云更起蔽朱曦。”可以翻译为:“落叶轻轻飘落,旅人正感到悲伤,浮云又遮住了红日。”
第二句“分无好月临清夜,且共芳樽乐盛时。”翻译为:“此时没有月亮照耀清夜,我们还是一起举杯痛饮,享受这盛时吧。”
第三句“密户那忧风荡烛,重帘宁怯露侵肌。”可以翻译为:“关闭门窗,何需担心风吹动烛火摇曳?有厚重的窗帘遮挡,更不用怕露水沾湿肌肤。”
第四句“金壶漏尽玉山倒,天外晴阴谁复知。”翻译为:“金壶里的时间流逝,玉山般的人也渐渐衰老,而天边晴雨变幻又有谁知道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却因云遮月而未能欣赏到明月之景的情境。首联“木叶飘飘客正悲,浮云更起蔽朱曦”以落叶飘零和浮云遮日象征着时光流逝与世事无常,引出悲凉之感。颔联“分无好月临清夜,且共芳樽乐盛时”表达了尽管没有明月相伴,但依然可以享受相聚的欢乐时光,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颈联“密户那忧风荡烛,重帘宁怯露侵肌”通过描述室内环境的温馨与安全,反衬出外界自然界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尾联“金壶漏尽玉山倒,天外晴阴谁复知”以时间的流逝和酒醉的状态,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不可预知,同时也流露出对宇宙广阔、人事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哲学思考与审美情趣。

猜您喜欢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除夜客怀
明·浦源
火冷空斋夜掩霜,明朝新岁在殊方。故乡亲老谁相守,独对寒灯泣数行。
闰十五夜携两儿暨诸弟侄同孔聘王苏昌期何景朗李邑生就酌三弟宅分得台字
明·黎淳先
嫦娥何意重相陪,三五清光去复来。对酒自怜鹦鹉杓,听萧犹似凤凰台。咏偕童冠游宁倦,才擅东南美不猜。记得廿年曾此夕,雄心今被鬓毛催。
次韵补之药名十绝(其九)
宋·李光
草堂谁缉败蒲编,笑傲松萝不记年。应喜秋来甘泽泻,牵牛时复自蹊田。
点绛唇(其十三)
宋·向子諲
今日重阳,强挼青蕊聊开宴。我家几甸。试上连辉观。忆着酺池,古塔烟霄半。愁心远。情随云乱。肠断江城雁。
九日社醉次陈克威韵
明·区越
人到开怀易放歌,社翁此醉客频过。残棋未落商山皓,丽句先惊水部何。乡曲论文耆旧少,橘林将实雪霜多。白头潇散风尘外,月旦从将水镜磨。
十六夜月
宋·刘黻
何处吹来笛一声,长空如水浸江城。中秋有月云偏妒,底事今宵放得明。
中秋无月
明·王越
年年遇着中秋节,活计虽贫强自欢。不似今年贫得甚,倚栏无个月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