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怀古
抒情
赞颂
地点
淮阴
山水
疏河

译文

河面上的冠盖日日相继,万井之地显得萧条,思绪难以承受。
淮水如建瓴般倾泻,令人感叹下邑的遭遇;汉家的沉璧守护着各处帝王的陵墓。
禹治水四年的功绩如今得到了什么依赖?贾谊提出的三条策略在晚年才被人们称赞。
治理河道还需要像古代的平土颂那样的赞誉,能够歌颂瓠子堤的功绩也是中兴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在淮阴巡视水利工程时所作,表达了对古代治水伟业的感慨与反思。首联“行河冠盖日相仍,万井萧条思不胜”,描绘了巡视河道时,官吏们连续不断地前行,而沿途的村落却显得荒凉冷清,引发了诗人深深的思绪。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官府的忙碌与民间的萧条形成鲜明对照,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颔联“淮水建瓴嗟下邑,汉家沉璧护诸陵”则转向对历史的回顾。淮水边的小城令人叹息,汉朝曾在这里留下祭奠先人的痕迹,通过“沉璧”这一细节,展现了古代帝王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国家传统的重视。此处暗含对当下治理效能的反思。颈联“禹功四载今何赖,贾策三条晚见称”是对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和后世智者贾谊的颂扬。大禹治水四载,成就了千古美名;贾谊提出的三条治水策略虽晚被称道,也体现了对古代智慧的追忆与敬佩。这两句表达了对古代治水成就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治水工作的期待。尾联“疏凿更须平土颂,能歌瓠子亦中兴”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诗人认为,治理土地、疏通河流的工作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支持,就像古代的瓠子(即瓠瓜)之歌一样,成为国家复兴的象征。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改善民生、促进国家发展的热切期盼。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治水伟业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当前治水工作的关注与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国家发展的关切。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