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怀古
写景
抒情
写水
秋天
登高望远
襄阳风光
思念

译文

译文:在落日的余晖下,我站在荒芜的原野上,思绪随着清澈的河流无限延伸。
译文:我带着悲伤的心情登上岘首,从高处眺望,视野深入隆中之地。
译文:封存的土地是吴国的旧地,壮丽的江山让人联想到楚地的雄伟景象。
译文:用桔槔灌溉田地仿佛在向汉朝的老者辞别,探寻耕作和农事之事我拜访了庞公。
译文:远处的树木与荆门相接,低垂的云朵下是空旷的梦泽。
译文:看着池台,我思念着故国;想象着昔日显赫一时的达官贵人的遗风。
译文:霜降后,千村万户的橘树果实累累;烟雾缭绕中,两岸的枫树显得格外妖娆。
译文:虽然我登上了高楼并有了作赋的灵感,但我的感叹最终又是为了谁呢?

赏析

这首《襄阳览古》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通过对襄阳地区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与感慨。首联“落日荒原上,清川思不穷”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荒原之上,清澈的河流旁,思绪万千的画面。夕阳映照下的荒原,给人以苍凉之感;而清川则带有一种宁静与深远的意味,引发诗人无尽的思考。颔联“含悲登岘首,高眺入隆中”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岘首山和隆中是历史上的重要地点,分别与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和诸葛亮有关。诗人登临岘首,遥望隆中,心中充满了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哀思。颈联“封壤吴都旧,江山楚望雄”转而回顾历史,提到吴都(今江苏苏州)的旧址以及楚地的壮丽江山,暗示襄阳作为历史要塞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尾联“霜绽千村橘,烟含两岸枫”描绘了一幅秋日丰收的景象,霜冻使得橘子成熟,烟雾缭绕中枫叶红遍两岸,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岁月更迭,物是人非。最后,“登楼虽有赋,感叹为谁终”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古人成就的赞叹,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似乎在问自己,这样的感叹究竟为了谁而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襄阳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以及对过往英雄人物的深切怀念。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与诗友会宿
宋·寇准
此夕南轩宿,论诗万虑忘。苦吟秋信近,寂坐漏声长。室静灯光暗,桐疏露气凉。幽怀聊自遣,山色渐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