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宫
光
泰
门
边
避
暑
宫
,
翠
华
南
去
几
年
中
。
干
戈
浩
荡
人
情
变
,
池
岛
荒
芜
树
影
空
。
鱼
藻
有
基
埋
宿
草
,
广
寒
无
殿
贮
凉
风
。
登
临
欲
问
前
朝
事
,
红
日
西
沈
碧
水
东
。
季节
夏天。
译文
翻译:在光泰门旁的避暑宫殿里,我度过了几个年头。
翻译: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征战之后,人间的一切已经变得不一样了。那曾经热闹的避暑池岛如今已经荒芜,只剩下空荡的树影。
翻译:原本种植鱼藻的基地现在被杂草覆盖了,广寒宫也已没有了曾经的威严,殿内也再没有储存冷风了。
翻译:我想站在高处寻找关于前朝的记忆,却看到红日向西慢慢沉去,碧水依旧向东流淌。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曹之谦的《北宫》诗,描绘了北宫在历经战乱后的荒凉景象。首句“光泰门边避暑宫,翠华南去几年中”,以“光泰门”和“避暑宫”点明地点,暗示了北宫曾是皇家避暑之所,而“翠华南去”则暗指皇室的离去,时间跨度用“几年中”概括,营造出历史的悠长感。接下来,“干戈浩荡人情变,池岛荒芜树影空”两句,直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巨大变化。这里,“干戈”象征战争,“人情变”指社会风气的改变,“池岛荒芜”与“树影空”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战争后自然景观的衰败,同时也暗示了人类活动的减少。“鱼藻有基埋宿草,广寒无殿贮凉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荒凉的氛围。通过“鱼藻”与“广寒”这两个富有诗意的意象,诗人将北宫的现状与过去的繁华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鱼藻有基埋宿草”意味着曾经的繁荣被时间的尘埃所覆盖,“广寒无殿贮凉风”则暗示了宫殿的空寂与凉风的无处可寻,形象地表现了北宫的衰败与冷清。最后,“登临欲问前朝事,红日西沈碧水东”以诗人的行动和心理活动收尾。诗人登高远眺,试图探寻北宫的历史痕迹,但面对的是夕阳西下、碧水东流的自然景象,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北宫在历史长河中的沧桑变化,以及诗人对过往辉煌与当前荒凉的复杂情感。
曹之谦
45首
之谦。幼知力学,早擢巍科。既而与元好问同掾东曹,机务倥偬,商订文字,未尝少辍。北渡后,居平阳者三十馀年,与诸生讲学,一以伊洛为宗,众翕然从之,文风为之一变。所著古文杂诗仅三百首,曰《兑斋文集》。汲郡王恽序之曰:先生之作,其析理知言,择之精,语之详,浑涵经旨,深尚体之工;刊落陈言,及自得之趣。而又抑扬有法,丰约得所。可谓常而知变,醇而不杂者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