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
暮
赵
户
部
良
弼
官
署
西
园
同
郑
山
人
中
伯
醉
赋
四
首
(
其
三
)
园
中
有
亭
沼
,
宦
邸
得
幽
栖
。
曲
折
由
人
胜
,
深
沉
使
客
迷
。
竹
枝
风
外
袅
,
莲
叶
雨
中
低
。
我
欲
尽
奇
绝
,
明
朝
还
杖
藜
。
写景
山水
田园
咏物
竹子
莲叶
抒情
怀古
赞美
风
译文
园中有座亭子与池塘,这是官府住宅中幽静的居所。
它的曲折回环让人感到胜景无穷,深幽之处令客人感到迷醉。
竹枝在风中轻轻摇曳,莲叶在雨中低垂。
我希望把这里的奇绝景色一览无余,到明天我还会拄着藜杖再来欣赏。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园林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园中亭沼与幽居的和谐之美。园内布局巧妙,曲折蜿蜒,既展现了人工的匠心独运,又营造出一种引人入胜的自然氛围。深邃的园径,让访客迷失于其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竹枝随风轻摆,宛如舞动的绿带,莲叶在雨中低垂,仿佛在诉说着水乡的柔情。这些生动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园中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两句“我欲尽奇绝,明朝还杖藜”,表达了诗人对园中景色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未来再次探访的期待。他渴望将这份奇绝之景尽收眼底,第二天便打算再次携杖来访,继续在这片幽静之地漫步,享受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园林艺术的独特审美情趣。
谢榛
1219首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