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兴
四
首
(
其
三
)
啸
歌
谁
会
意
,
风
色
动
严
城
。
天
夕
孤
鸿
过
,
山
秋
万
树
鸣
。
故
人
湖
海
梦
,
游
子
岁
时
情
。
坐
惜
瑶
芳
歇
,
空
除
又
月
明
。
写景
秋景
怀乡抒情
离情别绪
抒发人生感伤
词手法
译文
译文:谁能理解我长啸而歌的意义?风起云涌,严城也为之动容。
译文:天色将晚,一只孤独的大雁飞过;山间秋意正浓,万树齐鸣。
译文:老朋友在湖海之间梦着我,而我作为游子也时刻思念着时节的变化和家乡的情感。
译文:我坐在这儿惋惜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庭院里空空如也,只有月亮依然明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清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啸歌谁会意”,诗人以自问的形式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人理解的痛苦。接着,“风色动严城”一句,通过描绘秋风凛冽,城郭肃穆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天夕孤鸿过,山秋万树鸣”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孤鸿在天边掠过,而山林中却传来万木悲鸣之声,形象地展现了秋日的寂寥与万物凋零的景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故人湖海梦,游子岁时情”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绪。他怀念远方的故人,仿佛在梦中与他们相聚;同时,作为游子,他对一年四季的更替有着深切的感受,这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变迁,也是人生旅途中的岁月流转。最后,“坐惜瑶芳歇,空除又月明”两句,诗人坐在那里,惋惜着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只能在月光下寻找一丝安慰。这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孤独感的表达。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幅深沉、哀婉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秋天特有的萧瑟与诗人内心的孤寂。
谢榛
1219首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猜您喜欢
初度日复呈兄勉翁三首(其三)
明·管讷
黄花开未了,绿酒骧来新。头白能欢聚,吾乡有几人。
中元僧舍
清·黄景仁
初见秋月圆,卧病客心折。经鱼沸夜潮,风马戛檐铁。强步临前溪,光景渺凄绝。瀼露树头明,红灯草根灭。人鬼半天涯,凄魂敛商节。辞家今半年,感此涕如雪。三叹归幽斋,寒螀伴呜咽。
和恒斋舅答程太守见贻韵
明·沈定王
高怀少尘鞅,贳酒讯山居。闲幕虫丝下,秋盘鲑菜余。雨寒新菊吐,霜晚故林疏。满架多缃帙,清谈任卷舒。
昭君怨
唐·东方虬
万里胡风急,三秋□汉初。唯望南去雁,不肯为传书。
客馆秋怀
明·高启
独卧愁空馆,墙阴野豆开。暑将潮气敛,秋与竹声来。身贱多违志,时清少弃材。惭非张仲蔚,门户有蒿莱。
秋夜舟中作
宋·赵湘
酒醒身计正悠悠,泽国如萍信水流。独夜听鸿深浦宿,坏篷连雨一灯秋。年来自觉新诗澹,江上谁怜旧业优。肠断山家数声笛,不知孤客在孤舟。
镜林秋兴(其三)
明·李良柱
三秋凋玉露,一叶下银床。把菊怜同气,看云总异乡。敲诗嫌韵险,射覆引杯长。砧杵催残月,斜辉没女墙。
卧病二首(其一)
明·黄佐
卧病梧山晓,怀归菊径秋。凄风催叶下,积雨入江流。遂有鲈鱼兴,聊为鸿雁谋。飘摇寄生事,天地一扁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