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夏天
荷花
动物
鹳鹤
山水
田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首句“赤日临山沼”,以“赤日”点明了夏日的炎热,而“临山沼”则勾勒出一片山间水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静谧的氛围。接着,“荷花气独清”一句,将视线转向荷塘,以“荷花”的清新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突出了夏日特有的清凉之感。“一亭蒲苇合”描绘了一座亭子掩映在蒲苇丛中的情景,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又暗示了人在自然中的存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最后,“鹳鹤向人鸣”以鹳鹤的鸣叫作为收尾,不仅增加了声音的元素,使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寓意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夏日傍晚山间水泽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境。

谢榛

1219首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