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
居
碧
泉
买
山
固
是
为
深
幽
,
况
有
名
泉
例
可
求
。
短
梦
正
须
依
白
石
,
澹
情
好
与
结
清
流
。
庭
栽
疏
竹
客
驯
鹤
,
月
满
前
川
寺
补
楼
。
十
里
乡
邻
渐
相
识
,
醉
歌
田
舍
即
丹
邱
。
移居
山水田园
写景
情感
描述
赞美
译文
买下这座山原本就是为了追求深幽的意境,更何况这里还有名泉可以探寻。
短暂的梦境正需要依靠白石来衬托,淡泊的情感喜欢与清澈的溪流相伴。
庭院里栽种着稀疏的竹子,客人驯养的鹤与之相伴,月光洒满前方的河流,寺院里增添了新的高楼。
十里的乡邻逐渐熟悉了,醉酒高歌在田园里,这里就像是人间仙境丹邱。
赏析
此诗《移居碧泉》由宋代诗人胡安国所作,描绘了诗人迁居至碧泉后的生活场景与心境。首句“买山固是为深幽,况有名泉例可求”,开篇便点明了诗人选择碧泉作为新居的原因,不仅因为山的幽静,更因山中拥有名泉,满足了他对自然环境的追求。接下来,“短梦正须依白石,澹情好与结清流”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他希望在清澈的泉水旁,享受宁静的梦境,与淡泊的情怀相融合。“庭栽疏竹客驯鹤,月满前川寺补楼”则描绘了诗人新居的环境,庭院内种植着稀疏的竹子,引来了驯顺的仙鹤,月光洒满前方的河川,寺庙中的楼阁在月色下显得格外宁静。这一幅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最后,“十里乡邻渐相识,醉歌田舍即丹邱”表达了诗人与周围环境及人的和谐相处,即使在醉酒的状态下,也能在田间小舍中找到心灵的归宿,将此处比作传说中的丹邱,寓意着找到了心中的桃花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