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怀古
抒情
地点
春天
写水
思乡
传赞
山水
送别

赏析

这首《过凤林关》是宋代诗人胡安国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凝望。首联“马首西南二十年,每经关左重留连”,开篇即以“马首”点明行旅之迹,二十年的时光流转,每一次经过关隘左侧,都让诗人驻足流连,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颔联“殷勤拂石临流水,邂逅凭栏倚暮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深情姿态。他仔细地擦拭着岩石,靠近流水,偶遇之时倚靠栏杆,凝视着傍晚的烟雾,这一系列动作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沉浸,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颈联“千古物情吟不尽,四时风景画难传”,则将诗人的情感提升到了更广阔的维度。他认为,无论是千年的物事变迁,还是四季更迭的景色,都无法完全用言语或画笔表达出来,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人类语言和艺术局限性的深刻反思。尾联“何人可作隆中伴,待结比邻买钓船”,诗人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问题:在这样的美好自然之中,谁能成为自己的知音?他期待着能够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附近购买船只,享受垂钓的乐趣,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向往,更是对心灵契合的渴望。整体而言,《过凤林关》通过诗人对过往、自然、友情的深切感受,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自然与情感的独特理解与表达,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