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理
炼丹
养生
炼气
修道

译文

知晓秘法,需要向恒沙(指众多)传授,这需要以铅(指炼丹材料)引出汞(也指炼丹材料)开出花来。
在烧炼的过程中,切勿伤害到血脉(可能指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否则凡人的情感会散乱,损害到黄牙(可能指炼丹的成果或某种精神境界)。
男女相合的度数已经明确地说明了,坎卦代表的女性(可能是指炼丹的某种过程或状态)与离卦代表的男性(可能是指炼丹的另一种过程或状态)相互调和,不必夸大其词。
在太阳中(可能指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或状态下),经过多次转化,最终达到九转之境,饮下一口红色的浆液,便能到达仙人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赵炅的作品,名为《逍遥咏(其十九)》。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以道教内丹修炼为主题的诗歌。"知来秘法谕恒沙,须是铅开汞上花。烧鍊勿令伤血脉,凡情散乱损黄牙。" 这几句描绘的是修炼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要点。在内丹术语中,“铅”通常指代先天之精,“汞”则是后天之气。这里强调了修炼时需将这两者结合,达到内外合一的境界,同时警告修炼者不可伤害到身体的“血脉”,也不能让凡俗的情感干扰心神,以免损耗精华。"离男合度分明说,坎女和同不用誇。" 这两句诗涉及的是内丹术中的配对修炼法,即男性(乾卦“离”)与女性(坤卦“坎”)之间的修炼配合。这里提醒修炼者要有明确的分寸,不可过度夸张。"大矣日中成九转,红浆一饮到仙家。" 这两句则是对修炼成功后的境界进行描绘。“九转”可能指的是内丹修炼中的高级阶段,而“红浆”则象征着由此获得的长生不老之道。整首诗通过对内丹修炼过程和修为境界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道教养生之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猜您喜欢

尹君七十又一生日赠之(其二)
明末清初·屈大均
养寿知多术,长生亦尹洪。但能生肉角,不必更方瞳。种药先蔘草,餐花及桂丛。长予才五岁,早晚古稀同。
金丹诗诀(其四十三)
宋·陈楠
夫鍊还丹先养铅,龟蛇一气产先天。虚心实腹方和合,结就灵砂一粒圆。
谢师恩·赠众道友二首(其二)
元·王处一
玉阳一遇疑云断。不落升沉绊。试问青州云侣伴。俱怀妙用,每持斋施,步步心香爨。福星空外明昭焕。应化真无乱。宝璧瑶花通内观。金丹结就,紫书来诏,指日登云汉。
金液还丹歌(其三)
唐·元阳子
神水华池世所稀,流传不许俗人知。还将世上凡铅汞,相似令教人不疑。
金液还丹歌(其二)
唐·元阳子
志士应须承法则,莫损心神须见道。但知求得真黄芽,人得食之寿无老。
渔父词一十八首·延寿
唐·吕岩
子午常餐日月精,玄关门户启还扃。长如此,过平生,且把阴阳子细烹。
临江仙
元·牧常晁
打破这阳炉阴鼎,跃番黑汞红铅。龟蛇龙虎总虚言。六根并四大,阴物一齐捐。有个天然真一种,非心非肾非玄。不容口意识情传。修丹如此到,可谓大罗仙。
识村翁语
宋·陈造
山僧一生餍山蔌,溪叟所仰才鱼菽。闯首侯家与相家,珍膳不应填汝腹。百二岁翁清且羸,茵坐鼎食宁其宜。焉知暂饱博长往,谷神震怒脾媪悲。官家颗粒皆民力,此禄食之须此骨。两翁妄食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