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
识
(
其
四
十
四
)
重
阳
佳
节
菊
花
贵
,
婀
娜
如
金
叶
青
翠
。
傍
篱
傍
落
一
婆
娑
,
发
在
秋
天
为
祥
瑞
。
引
步
登
高
甚
奇
见
,
想
此
仪
形
植
霄
汉
。
恣
情
采
折
手
中
叉
,
满
袖
冠
簪
香
不
散
。
日
飞
黄
鸟
何
老
讶
,
看
取
丛
丛
光
台
榭
。
愿
细
观
瞻
向
眼
前
,
含
珠
露
色
应
无
价
。
好
是
侵
晨
半
开
坼
,
风
摇
去
住
还
难
得
。
清
霜
未
布
转
白
云
,
喜
亦
非
常
意
南
北
。
柳
岸
烟
沈
和
水
渌
,
独
尔
今
朝
看
不
足
。
倏
忽
时
间
胜
于
春
,
随
分
狂
心
无
拘
束
。
写花
节日
写景
秋节
咏物
赞美
菊花
情感
恣意狂放
佳节
译文
重阳节时,菊花显得格外珍贵,它的花朵婀娜多姿,叶子青翠欲滴,如同黄金一般。
篱笆旁婆娑摇曳的菊花,在秋天盛开,是一种吉祥的瑞兆。
漫步登高,见到了非常奇妙的景象,看着它的形态似乎能够伸入云霄。
恣意采撷,把它摘下来放在手中,连满袖都是花冠,香气久久不散。
黄色的鸟儿在空中飞翔,为何惊讶呢?看那丛丛的菊花在光影下显得格外美丽。
愿意仔细观赏眼前的景象,含着露水的花色应该无价之宝。
最好是清晨半开的时候,风摇动它时隐时现,更加难得。
清霜还没有布满大地就转而变成白云,这种喜悦超越了南北的界限。
柳岸边烟雾沉静,水面碧绿,只有今朝的菊花看得过瘾不足。
在这瞬间,它的美丽胜过春天,随着我的心境狂放无拘无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重阳佳节赏菊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菊花形态、色泽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其生长环境的观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珍惜之情。"婀娜如金叶青翠"一句中,菊花被比喻为“婀娜”的形态,如同黄金一般,而叶子则是青翠欲滴,这种描写突显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欣赏。"傍篱傍落一婆娑,发在秋天为祥瑞"表明菊花不仅美丽,而且具有吉祥的意义,它们在秋日中绽放,是一种自然界中的喜庆之物。诗人在赏菊时,还不忘登高远望,这从"引步登高甚奇见,想此仪形植霄汉"中可见一斑。这里的“奇见”和“仪形”,显示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接下来的"恣情采折手中叉,满袖冠簪香不散"则透露出诗人的狂放不羁,乐在其中,并且珍惜这份美好,不愿轻易放手。菊花的香气更是弥漫,充盈在袖间和头饰上。随后"日飞黄鸟何老讶,看取丛丛光台榭"一句,以“老讶”形容黄鸟之态,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赏菊景象的独特与珍贵。"愿细观瞻向眼前,含珠露色应无价"则是诗人对这份美好景象的珍视和赞叹,将其比作“含珠露色”,意味着这种美丽如同宝物一般,无法用价格衡量。最后几句"好是侵晨半开坼,风摇去住还难得。清霜未布转白云,喜亦非常意南北。柳岸烟沈和水渌,独尔今朝看不足。倏忽时间胜于春,随分狂心无拘束"表达了诗人对于早晨菊花半开的美好境界,以及对风中摇曳之态的赞赏,同时也感慨时间易逝,应放纵自己的情感去享受这份美丽。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闰十五夜携两儿暨诸弟侄同孔聘王苏昌期何景朗李邑生就酌三弟宅分得台字
明·黎淳先
嫦娥何意重相陪,三五清光去复来。对酒自怜鹦鹉杓,听萧犹似凤凰台。咏偕童冠游宁倦,才擅东南美不猜。记得廿年曾此夕,雄心今被鬓毛催。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