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德
清
徐
方
虎
钱
塘
张
步
青
东
阳
赵
湛
卿
登
永
嘉
江
心
寺
浮
图
鹫
宫
突
兀
傍
银
河
,
界
破
青
冥
一
雁
过
。
名
士
登
高
双
泪
下
,
故
人
回
首
万
峰
多
。
新
传
蜃
海
销
兵
甲
,
若
个
鱼
矶
卧
薜
萝
?
尺
五
去
天
知
不
远
,
凭
君
才
调
问
如
何
。
写景
怀古
抒情
秋节
离别
名士情感
佳节送别
地方名胜
战事臆测
译文
鹫宫高耸紧邻着银河,一只大雁飞过,划破了天空的青冥。
名士们登高远望时纷纷泪下,故人的身影在回首间消失在重重山峰之后。
最近传来了蜃海地区用蜃壳战术化解了兵甲的战争,有谁见过那个鱼矶上卧着长满薜萝的景象?
尺五之天(常用来指离天很近)虽然不远,但还得靠你问个明白如何施展才调。
赏析
这首清代叶燮的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富有哲理的画面。开篇"鹫宫突兀傍银河",以雄鹰之巢比喻江心寺浮图的高耸入云,仿佛直插星河之间,展现出寺庙的峻峭和神秘。"界破青冥一雁过"则通过孤雁的形象,寓意着诗人与友人登高望远时的孤独与离情。"名士登高双泪下"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情感共鸣,他们一同登临,感慨万千,不禁流下了泪水。"故人回首万峰多"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感伤,回首望去,只见群山连绵,更增离别之愁。"新传蜃海销兵甲"借蜃楼海市的典故,暗示战争的消弭和平的降临,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若个鱼矶卧薜萝"则想象友人在归隐之所,过着闲适的隐居生活,寄寓了对自由生活的理想。最后两句"尺五去天知不远,凭君才调问如何",以天为尺,表达出对友情的深厚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同时也暗含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友人仕途的关切。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有登高怀人的离愁,又有对和平与隐逸的向往,展现了叶燮诗作的深厚意蕴。
叶燮
27首
叶燮(xiè)(1627年~1703年),清初诗论家。字星期,号已畦。吴江人。晚年定居江苏吴江之横山,世称横山先生。叶绍袁、沈宜修幼子。康熙九年进士,十四年任江苏宝应知县。任上,参加镇压三藩之乱和治理境内被黄河冲决的运河。不久因耿直不附上官意,被借故落职,后纵游海内名胜,寓佛寺中诵经撰述。主要著作为诗论专著《原诗》,此外尚有讲星土之学的《江南星野辨》和诗文集《已畦集》。浙江嘉兴籍。叶绍袁子。康熙九年进士。任江苏宝应知县。十四年,以三藩乱时役重民饥,与巡抚慕天颜不合,被劾罢官。居吴县横山,常出游览四方名胜。精研诗学理论,所作以险怪为工。有《原诗》、《巳畦诗文集》。又摘汪琬文章缺点,著《汪文摘谬》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咸阳逄卜师颜照磨
明·殷奎
故人已别十年过,衰鬓相逢半已皤。共挽客衣怜道路,又持使节傍关河。归来西掖清光近,坐对南山爽气多。庭下鸟啼人吏散,紫薇花发柰君何。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