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中
湖
楼
送
客
三
丈
旗
竿
曳
红
尾
,
游
丝
网
春
留
客
子
。
碧
树
交
窗
浸
碧
阴
,
凉
雨
斯
斯
叶
头
驶
。
浥
湿
柳
花
波
浪
肥
,
亭
角
光
窜
银
丝
飞
。
高
楼
有
酒
不
能
醉
,
可
惜
粟
留
金
画
衣
。
嬉
风
席
展
洲
蘋
上
,
迎
船
绿
簸
漫
天
浪
。
客
情
忽
缅
谢
公
游
,
五
两
东
随
钓
溟
涨
。
写景
写雨
山水
离别
送别
春景
译文
三丈高的旗杆上飘着红色的尾羽,游丝般的春光留住了过客。
碧绿的树木交错着窗户,浸在碧绿的树荫中,凉雨飒飒,雨滴在叶尖上急速滑落。
湿润的柳花如波浪般丰饶,亭子的角落里银丝般的光影在飞舞。
高楼上虽有美酒却不能令人陶醉,只可惜不能将金画衣上的粟粒留下。
嬉戏的风在洲蘋上展开席位,迎着船只的绿波翻涌着漫天的浪花。
旅人的情感忽然联想到谢公的游览,五色帆船随同他东去游览海面上涨起的波浪。
赏析
这首清代吴颖芳的《雨中湖楼送客》描绘了一幅雨中湖景图,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时的场景。首句“三丈旗竿曳红尾”形象地刻画了湖边楼阁旗帜在风雨中飘摇的景象,红色旗尾与雨滴相映,富有动态感。接着,“游丝网春留客子”暗示了春天的挽留和离别的无奈。“碧树交窗浸碧阴,凉雨斯斯叶头驶”两句,通过碧树、凉雨和叶声,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关怀和对离别的伤感。接下来,“浥湿柳花波浪肥,亭角光窜银丝飞”描绘了雨打湿柳花,湖面泛起涟漪,亭角的灯光在雨中闪烁,增添了离别的诗意。“高楼有酒不能醉,可惜粟留金画衣”两句,写高楼上的美酒未能使送行者忘却离愁,反而勾起了对客人华丽服饰的惋惜,暗含了对繁华易逝的感慨。最后,“嬉风席展洲蘋上,迎船绿簸漫天浪”描绘了湖面上的风帆在波浪中起伏,仿佛在与客船告别,而“客情忽缅谢公游,五两东随钓溟涨”则借谢公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怀念,以及对未知旅程的想象。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