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
题
陈
参
议
溪
山
四
雅
图
陈
公
退
食
一
事
无
,
开
閤
示
我
溪
山
图
。
晴
林
当
昼
发
烟
雾
,
顷
刻
松
阴
生
座
隅
。
恍
闻
鸣
琴
动
疏
竹
,
一
亭
宛
在
清
溪
曲
。
树
下
风
声
出
舸
船
,
石
间
水
影
摇
棋
局
。
隔
溪
高
堂
郁
森
爽
,
丈
人
避
世
嗟
长
往
。
嗜
书
无
论
终
日
读
,
读
画
时
更
临
风
赏
。
可
怜
九
老
幽
致
同
,
欲
往
从
之
不
可
通
。
我
贫
何
时
见
此
屋
,
怅
望
林
壑
生
清
风
。
写景
山水
怀古
抒情
秋景
绘画艺术
节气和气候
读书
思乡
赞美
译文
陈公退隐后生活简朴,他打开房门,展示给我看溪山图。
在晴朗的天气里,树林在白昼时散发出烟雾,转眼间松树的树荫便笼罩了座位。
我仿佛听到鸣琴的声音穿过稀疏的竹林,一座亭子清晰地呈现在清澈的溪水边。
树林下传来风中船只的声音,石头间的水面上映出棋局的影子。
隔着溪水的高堂上气氛郁郁葱葱,十分清爽,陈公的老师避世隐居,令人惋惜他已长逝。
不论终日读书还是嗜书如命,欣赏画作时更是增添了临风而赏的雅致。
可叹的是九位老者的幽静致远之情与图中所绘相同,我渴望能追随他们,却无法通达那图中的世界。
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到这画中的房屋呢?望着林壑只能生起一阵清风般的惆怅。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奉题陈参议溪山四雅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陈公退居生活中的闲适与雅趣。首句“陈公退食一事无”,点明了陈公的闲适生活状态,他远离尘嚣,无事可做,享受着宁静的时光。接着,“开閤示我溪山图”一句,引出了画面的核心——一幅展现溪山美景的图画。晴朗的树林在白天散发出朦胧的雾气,片刻之间,松树的阴影便悄然笼罩在角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诗人仿佛听到了远处竹林中传来的悠扬琴声,以及亭台楼阁在清溪边的倒影,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进一步,诗人通过“树下风声出舸船,石间水影摇棋局”的描述,将视觉与听觉巧妙结合,展现了山水间的动态美。溪流对岸的高堂,郁郁葱葱,仿佛是隐士的居所,令人感叹其远离尘世的宁静与高洁。陈公嗜书如命,无论是终日读书还是临风赏画,都体现了他对知识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能亲临此景的愿望,但遗憾的是,这只能停留在想象之中,只能通过清风来寄托这份向往之情。整首诗通过对陈公生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山水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哲学思考。
傅若金
300首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