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师
张
大
玄
祈
雪
歌
至
元
二
年
冬
不
雪
,
天
子
夙
夜
忧
黎
民
。
官
庭
择
日
诏
方
士
,
台
观
通
天
求
百
神
。
留
侯
之
孙
住
龙
虎
,
世
领
祠
官
列
圭
组
。
凫
舄
经
时
谒
紫
微
,
凤
章
半
夜
飞
玄
武
。
皇
天
爱
民
祈
可
必
,
腊
雪
依
微
应
三
日
。
望
拜
还
闻
在
竹
宫
,
受
釐
忽
报
临
宣
室
。
天
地
杳
默
韬
玄
功
,
赐
余
纷
纭
恩
数
隆
。
请
和
六
气
辅
元
化
,
常
使
九
州
歌
岁
丰
。
民间祈祷
颂天师
冬季题材
祈雪
歌颂皇恩
祈求丰收
译文
至元二年冬天没有下雪,天子日夜忧虑百姓。
朝廷选择了吉日,召来方士祈求天神。
留侯的孙子住着龙虎府邸,世代担任管理祭祀的官员,衣领上绣着精美的图案。
他穿上凫舄(古代的一种礼服鞋)去朝见天子,凤章(可能是指他身上的官服)在夜晚仿佛有神明护佑。
上天爱民,必定会降下祈求的雪,果然在三天后有了微小的雪。
他还在竹宫中行礼拜见神灵,忽然接到诏令前往宣室受赐恩典。
天地虽然沉默不语,却暗中施展了玄妙的功德,赐予他丰富的恩泽。
请求用六气来辅助天地,让天下九州永远歌颂丰收。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天师张大玄祈雪歌》,描绘了朝廷为祈求降雪以解民生之忧而进行的仪式活动。诗中充满了对天师张大玄的尊敬与期待,以及对上天赐予恩泽的感激之情。开篇即点明了至元二年冬季无雪,天子为此忧虑百姓生活的情景,体现了君主体恤民情的仁德之心。随后描述了朝廷通过选择吉日、祭拜诸神、派遣天师张大玄等举措来祈求降雪的过程。张大玄作为留侯后代,其地位与职责显赫,象征着古代宗教与政治的结合。诗中运用了“凫舄”、“紫微”、“凤章”、“玄武”等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汇,营造出庄重、神圣的氛围。通过“望拜”、“受釐”的仪式描写,展现了人们对天师祈雪行为的虔诚与期待。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上天赐予恩泽的感激,并寄希望于天师能调和六气,辅助自然界的元化,确保九州人民能够丰收喜乐。整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依赖,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傅若金
300首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