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
巫
卧
病
空
山
无
药
石
,
相
传
土
俗
事
神
巫
。
吾
行
久
矣
将
焉
祷
?
众
议
纷
然
反
见
迂
。
积
习
片
言
容
未
解
,
舆
情
三
月
或
应
孚
。
也
知
伯
有
能
为
厉
,
自
笑
孙
侨
非
丈
夫
。
病中感悟
信仰
迷信
讽刺
自嘲
怀才不遇
译文
卧病在空寂的山中无药可医,当地人却传说有土俗事奉神巫的传统。
我行走在这里已经很久了,要向谁祈祷呢?但众人的议论纷纷反而让我觉得有些不合时宜。
尽管我已经努力尝试去理解一些事情,但积习难改,或许三个月的舆论才能得到回应和解决。
我也知道伯有是能够变成厉鬼的人,自嘲地笑孙侨并非真正的丈夫(意味着他并不强大或勇敢)。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所作的《却巫》。诗中反映了作者面对民间流传的巫术信仰时的思考与态度。首联“卧病空山无药石,相传土俗事神巫”,描绘了作者在荒山中因病卧床,周围只有土俗的神巫信仰相伴的情景。这里的“无药石”既指身体上的疾病无药可医,也暗喻了精神上的困惑无解。颔联“吾行久矣将焉祷?众议纷然反见迂”,表达了作者对长久以来依赖巫术祈祷的疑惑和对众人的意见感到困惑。他质疑这种做法是否正确,是否过于迂腐。颈联“积习片言容未解,舆情三月或应孚”,指出虽然自己对巫术的了解有限,但三个月的时间或许能让舆论逐渐接受并认可他的观点。尾联“也知伯有能为厉,自笑孙侨非丈夫”,引用古代典故,以伯有(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和孙侨(战国时期楚国大夫)为例,表达自己对改变传统观念的坚定决心,同时也带有自嘲的意味,暗示改变不易,但自己不会退缩。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王守仁对于传统文化中迷信现象的反思与批判,以及他坚持理性思考、勇于变革的精神。
王守仁
564首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