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
鹿
鸿
写景
山水
抒情
思乡
友情
赞美
场景
山水田园
寄赠送别

译文

听说你建了一间茅屋,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你的住处横跨楚国与越国,连绵的山峰高耸入云。
让我怀念那些在岩石中隐居的人,你沿着蜿蜒的小路艰难地攀登前行。
江上的云朵在青山峭壁间涌动,山间的月亮照亮了清澈的河流。
你在清晨采摘着岩石上的灵芝,在夜晚则用松泉来漱口。
我们曾经有约定要见面于鹅湖之上,而你写的诗歌就像鹿洞中珍贵的篇章一样。
我会给你寄去春日的鸿雁传书,等待我秋天的江船到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憧憬。首句“闻子赋茆屋,来归在何年?”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羡慕与期待。接下来,“索居间楚越,连峰郁参天”描绘了友人所处环境的幽静与高远,隐喻着内心的宁静与追求。“缅怀岩中隐,磴道穷扳缘”进一步展现了隐居生活的艰难与孤独,但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江云动苍壁,山月流澄川”通过动态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一片纯净的世界之中。“朝采石上芝,暮漱松间泉”则具体描绘了隐居生活中的日常活动,采集灵芝、饮山间清泉,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与生活的诗意。“鹅湖有前约,鹿洞多遗篇”暗示了友人与自然界的深厚联系,以及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最后,“寄子春鸿书,待我秋江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希望能在秋天乘船前来探访,共同分享隐居生活的美好与感悟。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王守仁

564首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