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
南
行
馆
夜
坐
荆
南
名
郡
古
称
雄
,
经
纬
功
存
禹
贡
中
。
千
里
帆
樯
吴
蜀
会
,
万
家
楼
阁
水
云
通
。
兵
筹
未
试
时
方
靖
,
米
价
初
平
岁
亦
丰
。
独
坐
行
台
清
不
寐
,
雁
声
拖
雨
掠
层
空
。
写景
地点
抒情
怀古
写水
秋节
赞美
山水
大雁
情感
思乡
城市
边塞
战争
译文
荆南是古时候的名郡,曾经被称作雄伟之地,它的治理功绩在禹的贡赋记录中得以体现。
帆樯千里,吴国和蜀国在此地相会;楼房万座,与水天一色、云雾相通。
兵马筹划还未施行,但形势已经平静安宁;米价也初步平稳,丰收在望。
独自坐在行台之上,无法入睡,听着雁声在雨中掠过天空。
赏析
这首《荆南行馆夜坐》描绘了荆南这一名郡的历史地位与繁华景象,同时流露出作者在宁静夜晚的深思与感慨。首句“荆南名郡古称雄”,开篇即点出荆南作为历史名城的显赫地位,其历史影响深远。接着“经纬功存禹贡中”一句,以古代地理文献《禹贡》中的记载,进一步强调荆南在古代地理格局中的重要性,显示其在历史上的战略价值。“千里帆樯吴蜀会,万家楼阁水云通”两句,生动描绘了荆南作为交通枢纽的繁荣景象。长江沿岸,船只如织,连接着吴蜀两地,而城市中楼阁林立,与水天一色的美景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繁华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兵筹未试时方靖,米价初平岁亦丰”则转向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描述。虽然战事未起,但社会安定,物价稳定,丰收之年带来的是百姓生活的富足与和谐,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局面的满意与赞赏。最后,“独坐行台清不寐,雁声拖雨掠层空”两句,通过作者个人的视角,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深沉。独自坐在行馆中,思绪万千,难以入眠,远处雁群的叫声在雨中划过天空,更添了几分宁静与孤独之感。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整首诗在描绘壮丽景象的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绪。综上所述,《荆南行馆夜坐》不仅是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卷,也是作者个人情感与思考的体现,通过对荆南这一历史名城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繁荣景象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