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离别
重逢
怀旧
思念
情感抒发
写景
抒情

译文

年来离别,我们的足迹各自往西往东,突然见面时,我反而怀疑是在梦中。
惭愧我能写诗如同谢家之才,高兴你依然保持着庾家的好传统(指不堕落、不随波逐流)。
千秋万代的事业终究要靠自己去建立,虽然我们分别多年,但今天能暂时团聚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炉火正旺,你催促着划船返回,这样的聚散就像苦于匆匆的旅程。

赏析

这首诗《孝嘉侄过予并诒以诗同和》由清代诗人颜佩芳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孝嘉侄子重逢时的复杂心情。首联“年来踪迹各西东,乍见翻疑是梦中”,开篇即以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勾勒出两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在经历了各自的生活轨迹后,偶然的相遇让诗人感到既惊喜又疑惑,仿佛梦境一般虚幻而真实。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重逢的不易与珍贵。颔联“愧我能裁谢氏絮,喜君不堕庾家风”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诗人自谦自己无法像谢氏那样文采斐然,却欣喜地发现孝嘉侄子并未失去庾家的高雅风范。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孝嘉侄子才华的赞赏,也暗含了对家族传统美德传承的自豪感。颈联“千秋事业还凭立,数载离情得暂同”,将话题转向对未来的期许与对过往离别之情的回顾。诗人认为,无论未来如何变化,千秋事业的建立还需依靠个人的努力;同时,数年的分离后能短暂相聚,更显珍贵。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尾联“正沸炉声归棹促,一番聚散苦匆匆”,以炉火的沸腾和归棹的急促,形象地描绘了相聚时光的短暂与离别的紧迫。炉声象征着温暖与希望,归棹则预示着即将的分别,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聚散之苦的氛围。这一联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对离别不可避免的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重逢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度挖掘,展现了诗人与孝嘉侄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人生、友情和未来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