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边
娇
·
题
马
湘
兰
疏
竹
幽
兰
图
孔
雀
庵
旁
,
想
那
日
帘
栊
,
梦
痕
如
水
。
腕
低
钏
重
,
香
扶
墨
瘦
,
画
出
愁
边
滋
味
。
秦
淮
那
畔
,
已
断
了
、
画
楼
人
倚
,
声
声
坠
玉
。
怕
暗
里
、
芳
魂
敲
碎
。
酒
边
坐
暝
王
郎
,
吟
笺
低
拂
,
鬓
丝
憔
悴
。
寄
愁
纫
畹
,
单
寒
倚
袖
,
怎
奈
月
明
花
脆
。
南
朝
梦
破
,
空
剩
得
、
美
人
才
子
,
香
缣
零
落
,
渍
伤
心
粉
泪
。
抒情
咏物
怀古
写景
兰花
闺怨
写图
画
思念
秋节怀思
悼亡之情
译文
在孔雀庵的旁边,回想起那一天,窗帘上映照的影子仿佛水一般流过,让人回忆。
手腕低垂,钗环(钏)的重量似乎加重了,墨迹因香扶而显得瘦弱,画出的都是愁苦的滋味。
在秦淮河畔的那一边,已经断绝了(人声和灯火),画楼中的人不再倚栏远望,玉声碎落,传到耳中。
害怕那暗淡的角落里,芳魂被敲碎。
酒边坐着王郎,他低拂吟笺(写诗的纸张),眉头紧锁显得憔悴。
用丝线将愁思串起(纫畹),寒冷袭来时独自依靠袖子(以抵挡寒冷),却如何也奈何不了那月明花脆(暗指时光流逝、事物脆弱)。
南朝的梦已经破碎,只剩下美人才子和香缣(一种精美的丝织品),零落散乱,浸湿了伤心的粉泪。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冷而感伤的画面,以马湘兰的疏竹幽兰图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的怀旧之情和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孔雀庵旁,想那日帘栊,梦痕如水",开篇便勾勒出一种静谧而梦幻的氛围,仿佛能看到昔日的繁华与宁静。"腕低钏重,香扶墨瘦,画出愁边滋味",通过描绘女子手腕上的沉重镯子和她笔下的墨迹,暗示了她的内心愁苦。"秦淮那畔,已断了、画楼人倚,声声坠玉",进一步渲染了秦淮河畔的凄凉,曾经的繁华已不再,只剩下孤独的画楼人声声叹息。"怕暗里、芳魂敲碎",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恐惧,担心那些美好的记忆会被悄然消磨。"酒边坐暝王郎,吟笺低拂,鬓丝憔悴",词人借酒浇愁,但醉后仍难掩心中的哀愁,形象地刻画出他的憔悴。"寄愁纫畹,单寒倚袖,怎奈月明花脆",将愁绪比作纫于兰花的线,表达深深的哀思。"南朝梦破,空剩得、美人才子,香缣零落,渍伤心粉泪",最后以南朝的典故收尾,感叹岁月流转,人事如梦,只剩下零落的画卷和伤心的泪水。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马湘兰画作的描绘,寄托了词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猜您喜欢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拟古(其六)庭中有奇树
元末明初·钱宰
中林多幽兰,江篱杂芳荪。采之酌春酒,将以清心魂。持杯未及饮,怅然念王孙。王孙不归来,置酒在芳尊。
听曲篇
明·张元凯
绿窗窈窕通明月,朱弦奏罢何疏越。燕姬艳舞方具陈,郑女清歌相对发。玲珑宛转绕翠屏,梁尘飒飒花冥冥。师传翻使惊恊律,心妙直欲追秦青。已听泠然振林木,复闻馀响流空谷。将无哀乐动.....
菩萨蛮(其五)
宋·晁端礼
远山眉映横波脸。脸波横映眉山远。云鬓插花新。新花插鬓云。断魂离思远。远思离魂断。门掩未黄昏。昏黄未掩门。
蓦山溪(其二)
宋·晁端礼
栏干十二,倚遍还重倚。一曲一般愁,对芳草、伤春千里。绮窗深处,还解忆人无,碧云辞,红叶字。曾仗东风寄。缭墙深院,无路通深意。纵使得新声,又争知、相如名字。从来风韵,潇洒不.....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宋·王沂孙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
新雁过妆楼二首(其二)
清·李慈铭
玉宇澄空,初凉地、秋声渐到梧桐。小庭夜静,愁绪碎搅吟蛩。窣地栏干谁共倚。乱萤飞度竹间风。恁匆匆,绛河旧影,来约新鸿。争知星期乍过,怎钿箫翠管,取次成空。谢家池畔,香雾自上.....
总闻诗涕泗交下为一章寄娇羞娘子
唐·唐五代小说中神仙鬼怪诗
忆儿貌,念儿心,望儿不见泪沾襟。时殊世异难相见,弃谢此生当访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