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
行
终
日
至
晡
始
抵
中
桥
六
绝
(
其
五
)
历
尽
清
湾
日
已
晡
,
断
虹
吹
浪
过
平
湖
。
儿
痴
不
识
中
桥
影
,
问
道
前
山
有
雨
无
。
写景
山水
抒情
时间
夏
写水
地点
中桥
情感
思乡
问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岳珂在一天漫长的旅程后,傍晚时分抵达中桥的情景。"历尽清湾日已晡",他穿过清澈的河流,直到黄昏时刻才到达,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时间的流逝。"断虹吹浪过平湖",这一句富有画面感,彩虹横跨湖面,与波浪相映,增添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到"儿痴不识中桥影",这里的"儿痴"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者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细致入微,竟然没有注意到中桥的倒影,这反映出他的专注或是对周围景色的惊叹。最后,他"问道前山有雨无",通过询问前山的天气,展现出对未知的好奇和对旅途安全的关心。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行者的经历,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流露出人物的情感和生活细节,富有诗意和生活气息。
岳珂
770首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