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写景
地点
秋天
抒情
怀古
励志
咏物
坐禅修行

译文

三天游历庐山南面,游览了众多寺庙。
虽然没有登上山巅,但也感觉非常畅快。
栖贤寺这个地方偏远幽深,是李渤曾经读书的地方。
五座山峰像鸟儿展翅般矗立,石人仿佛相互站立着。
秋天深了,树叶纷纷染红,林间烟雾缭绕,绿意盎然。
坐卧之处云雾缭绕在衣上,溪水声在屋檐下破裂。
夜晚寒冷冰霜凝重,铺盖的被褥上满是清冷之感,梦中听见钟磬之声清晰响彻。
清晨起来向世界之尊的佛祖礼拜,探索珠阁的秘密。
老僧打开塔中的函件,向我展示佛的舍利子。
玉瓶托着金盘,光芒四射,令人惊叹,能驱除邪魅。
日精月华的精华,这种境界难以想象。
袒露右肩进行膜拜,以白椎参悟其中的妙义。
我怀抱法器感受其情感,但我仍未脱离周遭的尘世烦恼。
我每次沉迷于世俗之外的事物,却依依不舍地置身于其中。
什么时候能实现我最初的愿望,去处理世外的事情。
如果我能作佛的话似乎可以尝试,我将勇往直前如同骏马一般疾驰。

赏析

这首清代鲍珍的《宿楼贤寺》描绘了诗人游览庐山南麓寺庙的经历,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深深敬仰和超脱世俗的愿望。诗中以“栖贤剧幽遐”起笔,点出栖贤寺的深远宁静,接着提及李渤读书之地,暗示历史文化的厚重。五老峰如翼展翅,石人似在期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秋天的树叶红绿交织,林间烟雾缭绕,诗人沉浸于云雾之中,聆听溪水声,感受到冰霜带来的清凉和钟磬带来的禅意梦境。清晨,诗人虔诚地参拜佛像,得以一窥佛舍利的神秘。僧人展示舍利的场景,犹如玉瓶托金盘,光芒四射,令人震撼。诗人在参悟佛法中反思自我,感叹未能完全摆脱世俗的牵绊,但对出世生活的向往强烈。他期望能如佛一般超脱,表达出一种勇往直前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世界的独特体验和追求。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