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郡
守
张
宗
丞
(
其
二
)
泪
落
乡
邦
事
,
民
痍
久
未
瘳
。
官
收
随
亩
券
,
人
上
运
粮
舟
。
寇
起
征
方
急
,
年
饥
籴
未
休
。
更
闻
来
取
楮
,
何
以
应
需
求
。
离别
送别
忧民
战争
民生
译文
泪洒故乡之地,人民遭受的创伤久久未愈。
官府收取土地的契约作为税款,百姓们用船只运送粮食。
战乱频繁征兵急迫,年成饥荒粮食未曾停歇。
又听说要征收纸币等物品,如何应对这种需求呢?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萧元之的《送郡守张宗丞(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百姓疾苦的深深忧虑。"泪落乡邦事"开篇即揭示了诗人的情感,流露出对家乡人民苦难的同情和无奈。"民痍久未瘳"进一步强调了民众的困苦尚未得到缓解。接下来的两句,"官收随亩券,人上运粮舟"描绘了官府征收赋税的情景,田地上的券据被官府收取,人们辛苦劳作的粮食被装船运输,显示出社会经济的紧张和民生的艰难。"寇起征方急,年饥籴未休"则反映了战乱频仍,粮食短缺的严峻形势,即使在饥荒年间,官府的征敛依然没有停止。最后两句"更闻来取楮,何以应需求"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府可能还要征用百姓的楮皮(造纸原料)以满足更多需求的担忧,这无疑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诗人以此质问,这样的征敛如何能满足人民的生活所需。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对郡守职责的期待。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避寇即事十二首(其八)
宋·左纬
转徙不知处,乱山逢掩扃。断崖飞虺蛰,枯木乱鸦腥。莽苍人烟灭,黄昏鬼火青。夜寒长饮泣,安得壮夫听。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送俞君实十首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为韵(其一)
元·朱晞颜
病骥秋风里,盐车道路长。他年践霜雪,矫首看云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