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便
送别
抒情
写景
离别
思乡
壮志豪情

译文

弟弟的文章递来,激发了我更多的离别之情。
几杯巫峡的美酒,乘坐百丈长的江船启程。
战乱还未平息,只能空自感叹岁月匆匆。
期待着回归朝廷的路途,希望能在秋天有所作为。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兄长对十五弟进官的喜悦和期待,以及对其远行至蜀地担任侍御使一职的祝福。诗人以“添余别兴牵”表达了对兄弟文采才能的赞赏,同时也寄寓着对兄弟前程的美好愿景。“数杯巫峡酒,百丈内江船”两句则是描写兄弟间相聚畅饮的情景,以及兄弟即将乘船启程之情。这里的“巫峡酒”不仅仅是一种美酒,也象征着兄弟之间的情谊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而“未息豺狼斗,空催犬马年”则是表达诗人对于国家还存在的战乱及时光飞逝的无奈感。其中,“豺狼”比喻外患,“犬马”则象征时间的流逝,这两句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归朝多便道,搏击望秋天”表达了诗人希望兄弟能够早日平安返回,并且在秋季这一美好时节与家人团聚的殷切期盼。这里,“归朝”指的是返回京城,而“便道”则是希望旅途顺利。同时,通过“搏击望秋天”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兄弟安全归来的迫切心情。总体来看,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亲情之深,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对于平安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