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边塞
战争
抒情
怀古
城市
山川

译文

城头上响起了胡笳的乐声,边关的将领们手执汉节回归。
为了防卫河流而奔赴沧海前线,奉皇帝之命从金微山出发。
士兵们因艰苦的征战而形貌黧黑,旌旗稀疏之地,鸟兽也显得稀少。
哪里听说过频繁的征战往来戍守,只盼能解围邺城之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现了战乱给士兵生活带来的艰辛与哀伤。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捕捉了胡笳的声音、汉节的归来,以及士兵们在防河上的奋战,这些都渲染出了边塞的荒凉和战争的残酷。“城上胡笳奏”,胡笳是一种古代北方民族常用的乐器,常用来军中号令。这里它的奏鸣不仅是战争的信号,更是孤独与哀愁的象征。在这荒凉的边塞之上,胡笳的声音回荡,让人感到一种无尽的寂寞。“山边汉节归”,汉节可能指的是古代汉族地区的一种时令或节日。这里它的归来,也许是对和平生活的一种渴望,但在战乱中,这只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美好。“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士兵们在防河上奋勇作战,直至远方的大海。他们执行的是皇帝的命令,而那“金微”可能是指军中用以示威或赏罚的黄金。这两句表达了战争的艰巨和对中央政令的无条件服从。“士苦形骸黑,旌疏鸟兽稀”,士兵们因为长期的战争生活而面色枯黑。旌是古代用以标志军队或官职的旗帜,这里它稀疏、不再鲜明,而鸟兽也因战乱而变得稀少。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战争对自然和士兵生活的破坏。“那闻往来戍,恨解邺城围”,诗人表达了对于往来边塞巡逻军队的声音的怀念,以及对于曾经被围困的邺城(今河南洛阳)的哀伤。这里的“恨”字流露出诗人对战争深重的怨恨和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展现了边塞战事的艰辛与士兵生活的凄凉,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的批判。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
唐·卢照邻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才雄。玉剑浮云骑,金鞍明月弓。斗鸡过渭北,走马向关东。孙宾遥见待,郭解暗相通。不受千金爵,谁论万里功。将军下天上,虏骑入云中。烽火夜似月,兵气晓成虹。横.....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紫岩刘公参赞留务贺赠
明·严嵩
玉堂延阁旧儒仙,华省三台次第迁。待入凤池司帝制,暂持龙节掌兵权。寰区人物甄陶内,建业山河控制前。共道全才齐吉甫,早闻功德格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