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董
颋
穷
冬
急
风
水
,
逆
浪
开
帆
难
。
士
子
甘
旨
阙
,
不
知
道
里
寒
。
有
求
彼
乐
土
,
南
适
小
长
安
。
到
我
舟
楫
去
,
觉
君
衣
裳
单
。
素
闻
赵
公
节
,
兼
尽
宾
主
欢
。
已
结
门
庐
望
,
无
令
霜
雪
残
。
老
夫
缆
亦
解
,
脱
粟
朝
未
餐
。
飘
荡
兵
甲
际
,
几
时
怀
抱
宽
。
汉
阳
颇
宁
静
,
岘
首
试
考
槃
。
当
念
著
白
帽
,
采
薇
青
云
端
。
送别
怀古
山水
离别
感情
冬日
季节转换
译文
在寒冷的冬天,急流涌动的水面上,帆船逆浪行驶十分困难。
有位士子因为追求美好的生活,不知道家乡的寒冷,而离家前往远方。
他寻求的是一片快乐的土地,向南走去,到了一个叫小长安的地方。
当我的船只离开时,我察觉到他身上的衣服单薄,担心他在外受寒。
我早先听说赵公的节操,他能够使宾主都欢欣。
他已经在异乡建造了住宅,期盼与友人共享生活,不要让霜雪染白了头发再留有遗憾。
老先生也已经解下了缆绳,虽然还没吃上饭,但已经准备动身前往新的地方。
在战乱的年代里漂泊,何时才能心情宽慰呢?
汉阳这个地方还算宁静,他试着在岘首山附近居住,享受一下平静的生活。
他应该时常惦记着戴白帽的老人,以及那些在青云端采薇菜的隐士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求索温暖之地的画面。诗人通过对严寒天气和艰难航行的描述,表达了对南方温暖土地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于朋友之间情谊的怀念和期待。通过提及“赵公节”,诗人赞美了一种理想中的宾主关系,即使在严寒中,也能享受彼此的欢聚。诗人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如急风、逆浪、霜雪等,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挑战与不易的世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和安稳生活的渴望,这在“汉阳颇宁静”一句中得到了体现。整首诗通过对比冷暖、难易等对立面相互映衬,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