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
怀
昔
我
游
宋
中
,
惟
梁
孝
王
都
。
名
今
陈
留
亚
,
剧
则
贝
魏
俱
。
邑
中
九
万
家
,
高
栋
照
通
衢
。
舟
车
半
天
下
,
主
客
多
欢
娱
。
白
刃
雠
不
义
,
黄
金
倾
有
无
。
杀
人
红
尘
里
,
报
答
在
斯
须
。
忆
与
高
李
辈
,
论
交
入
酒
垆
。
两
公
壮
藻
思
,
得
我
色
敷
腴
。
气
酣
登
吹
台
,
怀
古
视
平
芜
。
芒
砀
云
一
去
,
雁
鹜
空
相
呼
。
先
帝
正
好
武
,
寰
海
未
凋
枯
。
猛
将
收
西
域
,
长
戟
破
林
胡
。
百
万
攻
一
城
,
献
捷
不
云
输
。
组
练
弃
如
泥
,
尺
土
负
百
夫
。
拓
境
功
未
已
,
元
和
辞
大
炉
。
乱
离
朋
友
尽
,
合
沓
岁
月
徂
。
吾
衰
将
焉
托
,
存
殁
再
呜
呼
。
萧
条
益
堪
愧
,
独
在
天
一
隅
。
乘
黄
已
去
矣
,
凡
马
徒
区
区
。
不
复
见
颜
鲍
,
系
舟
卧
荆
巫
。
临
餐
吐
更
食
,
常
恐
违
抚
孤
。
怀古
写景
抒情
悼亡
历史事件
地理名胜
译文
昔日我游历宋地,这里是梁孝王的旧都。
如今陈留仅次于它,繁华程度可比贝魏两国。
城中有九万家人口,高楼映照着宽阔的大道。
舟车络绎不绝,主人和宾客共享欢乐。
正义之剑指向不义,黄金能买通一切。
在红尘中挥刀杀人,报应就在眼前。
想起与高李等人,曾在酒肆中结交。
两位豪杰文思飞扬,使我受益匪浅。
酒酣时登上吹台,怀古望向平坦的原野。
英雄芒砀云般离去,只剩下大雁呼唤。
先帝喜好武略,天下未至衰败。
勇猛将领征服西域,长戟击破林胡。
百万大军攻打一城,虽败犹荣无愧。
武器装备被丢弃,寸土之争需百人之力。
疆域拓展还未停歇,元和年间辞官归隐。
战乱中朋友离散,时光匆匆流逝。
衰老的我将何去何从,生死感叹再三。
萧瑟景象令人惭愧,独自一人在此角落。
黄龙已逝,凡马只显平凡。
再也见不到颜鲍那样的知己,只能在荆巫之地独居。
面对饭菜常常呕吐,常怕不能抚育孤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宋中梁孝王都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友情和国家大事的深切怀念。诗人通过对昔日繁华景象的回忆,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思。"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 这两句开篇,诗人提到自己曾游历过宋国的中心地带,即梁国的都城,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接下来几句 "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 描述了当时的繁荣景象:著名的地方如陈留亚、贝魏等地,也都充满了生机;城市内外有着众多的家庭和高耸的建筑物,街道宽敞明亮。而 "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 则进一步强调了当时交通发达,各种交通工具云集,每一个来往的旅人都洋溢着幸福与快乐。然而紧接着 "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 这几句却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毁灭和暴行,以及对这些不义行为的愤慨之情。诗中所谓“白刃”、“黄金”,象征着战乱与财富,而“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则表达了对生命尊严被践踏的悲哀。接下来的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描述了诗人与友人高、李在一起畅饮、交流思想的情景,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相通和情感上的满足。诗的后半部分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先帝正好武,寰海未凋枯。" 则转向了对历史的回顾与怀念,诗人在酒醒后登上高处,望着那已经平静下去的废墟,感慨万分。同时,诗中提及先帝的武功和广阔的国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最后几句 "组练弃如泥,尺土负百夫。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乱离朋友尽,合沓岁月徂。吾衰将焉托,存殁再呜呼。" 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辉煌成就如今已不复见,以及对友情和时代变迁的无奈感受。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往繁华景象的回忆,抒发了诗人对个人生活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索。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