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苏
四
徯
异
县
昔
同
游
,
各
云
厌
转
蓬
。
别
离
已
五
年
,
尚
在
行
李
中
。
戎
马
日
衰
息
,
乘
舆
安
九
重
。
有
才
何
栖
栖
,
将
老
委
所
穷
。
为
郎
未
为
贱
,
其
奈
疾
病
攻
。
子
何
面
黧
黑
,
不
得
豁
心
胸
。
巴
蜀
倦
剽
掠
,
下
愚
成
土
风
。
幽
蓟
已
削
平
,
荒
徼
尚
弯
弓
。
斯
人
脱
身
来
,
岂
非
吾
道
东
。
乾
坤
虽
宽
大
,
所
适
装
囊
空
。
肉
食
哂
菜
色
,
少
壮
欺
老
翁
。
况
乃
主
客
间
,
古
来
偪
侧
同
。
君
今
下
荆
扬
,
独
帆
如
飞
鸿
。
二
州
豪
侠
场
,
人
马
皆
自
雄
。
一
请
甘
饥
寒
,
再
请
甘
养
蒙
。
离别
送别
怀古
情感
历史事件
民生
译文
昔日同游异乡,各自如同飘蓬。
分别已过五年,记忆犹在行囊。
战事日渐消停,帝王深居九重。
有才为何奔波,年老陷入困境。
做郎官不算低贱,奈何疾病缠身。
你面色为何黝黑,心情无法舒展。
巴蜀疲于抢掠,百姓愚昧成风。
幽蓟之地已平定,边疆仍有战事。
此人逃离乱世,难道不是正道东行。
天地虽广大,却无处安身无粮。
权贵嘲笑贫者,年轻人欺侮老人。
更何况主客相待,古来处境艰难。
你如今去往荆扬,孤舟如鸿雁飞翔。
两地豪杰之地,人马自显威强。
一次请求忍受饥寒,二次请求养育蒙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分别和彼此的怀念之情。开篇“异县昔同游,各云厌转蓬”表达了过去共同旅行的美好时光,如今却各自在不同的蓬草丛中安身立命。随后“别离已五年,尚在行李中”透露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哀愁。诗人通过“戎马日衰息,乘舆安九重”描写了战乱频仍与皇室深宫的对比,表达了对外界动荡不安和内心渴望平静的矛盾。接着“有才何栖栖,将老委所穷”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才华未逞、年岁渐长而不得志的哀叹。在“为郎未为贱,其奈疾病攻”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自身健康不济的无奈。而“子何面黧黑,不得豁心胸”则是对儿女长相憔悴、无法释怀内心忧虑的描写。随后,“巴蜀倦剽掠,下愚成土风。幽蓟已削平,荒徼尚弯弓”通过地名和自然景观,勾勒出一幅战争废墟与时光流逝的画面。诗人在“斯人脱身来,岂非吾道东”中表达了对朋友之道、君子之风的向往。接下来的“乾坤虽宽大,所适装囊空。肉食哂菜色,少壮欺老翁”则是诗人对于物质欲望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对年轻时的轻狂和老来之境的反思。最后,“况乃主客间,古来偪侧同。君今下荆扬,独帆如飞鸿。二州豪侠场,人马皆自雄。一请甘饥寒,再请甘养蒙”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愿,以及对于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得到的安宁。整首诗通过多重意象和深刻情感的铺陈,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境遇的深邃洞察。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