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哀
诗
(
其
二
)
故
司
徒
李
公
光
弼
司
徒
天
宝
末
,
北
收
晋
阳
甲
。
胡
骑
攻
吾
城
,
愁
寂
意
不
惬
。
人
安
若
泰
山
,
蓟
北
断
右
胁
。
朔
方
气
乃
苏
,
黎
首
见
帝
业
。
二
宫
泣
西
郊
,
九
庙
起
颓
压
。
未
散
河
阳
卒
,
思
明
伪
臣
妾
。
复
自
碣
石
来
,
火
焚
乾
坤
猎
。
高
视
笑
禄
山
,
公
又
大
献
捷
。
异
王
册
崇
勋
,
小
敌
信
所
怯
。
拥
兵
镇
河
汴
,
千
里
初
妥
帖
。
青
蝇
纷
营
营
,
风
雨
秋
一
叶
。
内
省
未
入
朝
,
死
泪
终
映
睫
。
大
屋
去
高
栋
,
长
城
埽
遗
堞
。
平
生
白
羽
扇
,
零
落
蛟
龙
匣
。
雅
望
与
英
姿
,
恻
怆
槐
里
接
。
三
军
晦
光
彩
,
烈
士
痛
稠
叠
。
直
笔
在
史
臣
,
将
来
洗
箱
箧
。
吾
思
哭
孤
冢
,
南
纪
阻
归
楫
。
扶
颠
永
萧
条
,
未
济
失
利
涉
。
疲
苶
竟
何
人
,
洒
涕
巴
东
峡
。
悼亡
边塞
战争
抒情
译文
司徒在天宝末年,向北征召晋阳的军队。
胡人的骑兵攻打我们的城池,愁苦寂静,心情不快。
人们安稳如泰山,蓟北防线被突破,右翼受挫。
朔方的士气重新振奋,百姓期待见到新的帝业。
两宫在西郊哭泣,九座宗庙从废墟中重建。
河阳的士兵还未解散,史思明成为伪政权的臣子。
他从碣石而来,战火焚烧天地,如同狩猎一般。
他傲视禄山,再次大获全胜。
异姓王者因功受封,小敌畏惧他的勇猛。
他拥兵守护河汴,千里之地得以安宁。
秋风秋雨中,朝廷内部纷争不断。
他未能入朝,临终泪水滴落在眼睫毛上。
宫殿失去高大的栋梁,长城只剩下残垣断壁。
昔日的白羽扇,如今零落于蛟龙宝匣。
他的威望和英姿,在槐树下显得凄凉。
三军的荣耀黯淡,烈士们的悲痛层层叠加。
史臣的公正记录,将洗净过去的污秽。
我想在孤坟前哭泣,却被南纪的阻隔无法归乡。
国家动荡,我无力挽回,只能悲伤地面对失败。
疲惫的人们,究竟谁能拯救,我在巴东峡洒泪哀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个人悲凉情。首句“司徒天宝末,北收晋阳甲”直接点出了时空背景,是唐朝天宝年间司空图谋反之事。接着,“胡骑攻吾城,愁寂意不惬”表现了战争的紧张和个人内心的不安。诗人通过“人安若泰山,蓟北断右胁”一句,强调了国家的危机和个人的无力感。中间部分,“朔方气乃苏,黎首见帝业”表现了对国家恢复的一丝希望,但紧接着“二宫泣西郊,九庙起颓压”又反映出深层次的忧虑和历史的沉重负担。下文“未散河阳卒,思明伪臣妾”、“复自碣石来,火焚乾坤猎”则是对战乱和人间惨剧的描写。诗中还有一段:“高视笑禄山,公又大献捷。异王册崇勋,小敌信所怯。”这里可能是在反映某种政治事件或官员之间的权力斗争,但语气中带着讽刺和不满。接下来的“拥兵镇河汴,千里初妥帖”则是对军事行动的一种描述。末尾部分,“青蝇纷营营,风雨秋一叶”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紧接着“内省未入朝,死泪终映睫。大屋去高栋,长城埽遗堞。”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对逝去的荣耀和个人的命运感到无奈和悲凉。最后,“平生白羽扇,零落蛟龙匣。雅望与英姿,恻怆槐里接”等句子,通过对昔日繁华生活的回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往昔的眷恋。而“三军晦光彩,烈士痛稠叠。直笔在史臣,将来洗箱箧”则是对历史记载和未来希望的一种寄托。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是一篇集史诗、怀古、抒情于一体的杰作。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中书耶律公挽词
元·曹之谦
虎啸龙兴际,乘时自有人。风云开惨淡,天地入经纶。忽报台星坼,仍传薤露新。斯民感无极,洒泪叫苍旻。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